(2019-05-28 08:26:47)
| 分类: 吉祥思语 |
《金光明最胜王经》分别三身品04之二
========================
经文:“善男子,一切凡夫为三相故,有缚有障,远离三身,不至三身。何者为三?一者、遍计所执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成就相。如是诸相不能解故,不能灭故,不能净故,是故不得至于三身。如是三相,能解、能灭、能净故,是故诸佛具足三身。善男子,诸凡夫人未能除遣此三心故,远离三身,不能得至。何者为三?一者、起事心,二者、依根本心,三者、根本心。依诸伏道,起事心尽;依法断道,依根本心尽;依最胜道,根本心尽。起事心灭故,得现化身;依根本心灭故,得显应身;根本心灭故,得至法身,是故一切如来具足三身。”
释义:这里是说凡夫因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成就相,为三相所障,不能得证法化报三身,若能解此三相之缚,能灭三相之执,能净三相之障,则成就诸佛具足三身。请注意,这里所讲的三相,是对外相上迷惑所起的障碍。
而接下来的经文,则层层递进,直接从内心寻找障碍:是因为起事心、依根本心、根本心三种“心障”导致不能具足法化报三身。所以,这一段经文,非常有逻辑,先从外相找原因,再从内心找原因;内因和外相、内因和外缘的原因,都给找出来了。
当然,对于外相的执着,不同经典阐释的侧重点不同,比如《金刚经》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来代表,这里则以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成就相三相为代表,主要是为了对应《金光明最胜王经》经文的三身,故而以三相对应三身,因此这里采用三相的意趣,来阐释。
同理,紧接着上面的经文,又以三种内心的障碍,来对应法化报三身,这三种心障分别是起事心、依根本心、根本心。这三种心理障碍灭除了,就可以对应分别证悟法化报三身。所以佛说:起事心灭故,得现化身;依根本心灭故,得显应身;根本心灭故,得至法身,是故一切如来具足三身。
经文:“善男子,一切诸佛于第一身,与诸佛同事;于第二身,与诸佛同意;于第三身,与诸佛同体。善男子,是初佛身,随众生意,有多种故现种种相,是故说多;第二佛身,弟子一意故现一相,是故说一;第三佛身,过一切种相,非执相境界,是故说名不一不二。善男子,是第一身,依于应身得显现故;是第二身,依于法身得显现故;是法身者,是真实有,无依处故。”
释义:这一段经文,第一身说的本质是化身,因为可以显现多种。第二身说的是报身,因为显现一相,这一相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这个相,诸佛的报身显现,都是此相。第三身的本质是法身,过一切相,远离分别执着的境界,所以说不是一也不是二,实际就是“无相”。
经文又说,第一身是依应身显现的,怎么解释呢?这就是应化身的“随机化显、随机起用”的妙处,换一种解释,就是《法华经普门品》所谓“应以何种身得度者,即现何种身而为说法”,它是这种“随机应化而显现”的机理。那么,经文又说,第二身是报身,报身是依靠法身得显现的,也就是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相,它是必须圆满证悟空性法身以后,依靠法身才能显现的。这里就有了一个比较区别:化身是依外在机缘变化而随机显现,报身则依法身而显现。这是大家要理清楚应身、报身二者不同的显现逻辑。
(特别注意:《金光明最胜王经》是将我们通常所说的“报身”,翻译为“应身”的,大家阅读的时候,一定要知道二者是一回事。大家看我注解的时候,看到我用“报身”一词,也要知道这就是该经所讲的“应身”。那么,既然二者一回事,我为什么非要强行使用“报身”一词来注解呢?而不是按照该经文的习惯翻译使用“应身”一词呢?因为“报身”一词,是佛教通行翻译,大家更容易理解,大家一想到“报身佛”,很容易就知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这种示现就是报身佛。为了便于大家建立习惯性的通达理解,因此我采用佛教普遍习惯使用的“报身”一词,来代替该经惯用的“应身”一词。这都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
经文:“善男子,如是三身,以有义故而说于常,以有义故说于无常。化身者,恒转法轮处处随缘,方便相续不断绝故,是故说常;非是本故具足大用,不显现故说为无常。应身者,从无始来相续不断,一切诸佛不共之法能摄持故,众生无尽,用亦无尽,是故说常;非是本故,以具足用不显现故,说为无常。法身者,非是行法,无有异相,是根本故犹如虚空,是故说常。善男子,离无分别智,更无胜智;离法如如,无胜境界。是法如如,是慧如如,是二种如如,如如不一不异。是故法身,慧清净故,灭清净故,是二清净,是故法身具足清净。
释义:每每注解一段经文,需要先将这段经文经义的“前提条件”搞清楚。佛教中有很多不预设前提条件的“辩论”,是毫无意义的。这种没有前提的辩论首先是不符合因明逻辑的。释迦佛讲解佛经,是逻辑非常严密的。大家看看这一段经文,佛在讲解之前,先说了一个前提:如是三身,“以有义故”而说于常,“以有义故”说于无常。也就是说,这一段经文的含义,成立的前提是,先要承认其“实有”,尽管这种实有是名义上的,但是,必须承许它实有,然后你才能从逻辑上去讲解它。所以,佛讲解经文,逻辑非常严密,这里先提出,这是在“有”的前提下,展开的论述。
那么,既然“有”的前提,已经被确立,则必然就会产生“无”的对立,于是,我们就从“心无分别”的教义,进入“有分别的对立”概念,紧接着,顺着这个逻辑,就产生了下面的问题:法化报三身,既然有“常”的概念,必然就有“无常”的对立概念。所以,整个这一段经文,讲解的都是法化报三身的常、无常的概念范畴。所以,你看佛说法妙不妙:安住于无分别心,不住于有不住于无,有无无分别时,则就不存在后面的常与无常的对立概念。但是佛先承许了“以有义故”,先承许了“有”,则“无”的对立概念立即就会生起,紧接着,常与无常的概念,也就生起了。这就是我以前经常注解“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的本质是“空性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实质是分别心”的意思。
所以,这一段经文的“逻辑前提、逻辑起点”先要搞清楚,这段经文的逻辑起点是“有”,然后才有分别对立,才有后面的常与无常的论述。佛陀先预设了前提,然后才论证下面的教义。我们不能不赞叹佛陀的严密。
但是,佛陀讲解化身,说它随机化显不断,从这个角度说它为常,可它不是根本,而且在没有机缘的时候,它不显现,因此又说它无常。你看,在分别心下,化身存在常与无常的分别。紧接着,再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报身,报身,在《金光明最胜王经》中,是翻译为“应身”的,但其实就是报身,这只是翻译用词不同而已,大家要注意。那么,三十二相的报身,佛陀也说了,报身从无始劫来,因缘成熟就会显现不断,比如释迦佛之前有迦叶佛,释迦佛之后有弥勒佛,乃至有贤劫千佛,只要众生度不尽,就会一直显现不断,从这个意义的角度,所以说报身为“常”;但是三十二相的报身,并不是根本,而且报身在某一度化众生的因缘具足作用显现以后,就不再显现了,要等下一个因缘才继续显现,比如释迦佛三十二相的报身只示现了世寿八十岁,就示现圆寂了,从这个角度,又说报身为无常。所以你看,化身,报身,在分别心的概念中,都可以用常、无常的对立概念来解释,只看站在那一个角度而已。----------可是,接下来就不一样了,讲到“法身”,就不一样了,因为法身是根本,上面说化身应身都不是根本,但是这里说,法身是根本。因为法身远离有无分别,远离常与无常的分别。因为法身是不生不灭的,是寂灭的。生灭灭尽,寂灭为乐,这个寂灭为乐,说的就是法身。法身是远离一切分别的,因此,用有无、常无常、净垢、生灭等对立概念,都是无法阐释法身的的。又因为法身是寂灭常住,永恒不生永恒不灭的,就像极乐净土的“常寂光土”的体性一样,不生不灭,所以《金光明最胜王经》只说“法身为常”,但是不说法身“无常”。上面佛讲化身应身,都说了常、无常两种对立状态,但是,讲到法身,只讲有常,不讲无常,这是大家需要特别注意的。因为法身不生故,故而法身亦不灭,因不灭故,法身常住,故而法身为常,不为无常。
那么,法身不再分别于常和无常,为什么呢?佛经接着就说了:善男子,离无分别智,更无胜智,因为这里是“无分别智”,所以,就不会再区分常和无常了。但是因为法身常住,所以,假名为常,因此,这里只讲法身之常,而不再讲对立的无常,因为这里脱离了分别概念,就没有了对立,没有了对立,就没有常所对应的无常。
经文又说,离法如如,无胜境界。这句的意思是,离开法身真如,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境界了。
经文又说:是法如如,是慧如如,是二种如如,如如不一不异。这句的意思是:法身真如本性,以及真如所生智慧,这二者一个是体,一个是用,但是,这两个概念看起来不是一个,但是也不是两个,也没有什么不同,所以说是不一不异。不一,是从功用上略有区别,不异,是二者本体是一,没有不同。通俗比喻,就好像“人”和“人所做的动作”,二者可以分开吗?二者在逻辑概念上不是一回事,所以说不一,但是二者的本体都是人,所以又说不异,没有什么不同。这就是“法身真如”和“真如起用产生智慧”之间的关系。法如如,慧如如,二者的概念,理应如是解。
经文又说:是故法身,慧清净故,灭清净故,是二清净,是故法身具足清净。这句的意思是:所以为法身,是因为所显现的智慧清净,因为应灭除的烦恼已经灭除清净,而且一切生灭法皆灭尽故,由于具足这两种清净,所以说法身具足清净。是这样的意思。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分享:
2
0
阅读(66)┊ 评论 (0)┊ 收藏(0) ┊禁止转载 ┊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