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0-12-6 16:22 编辑
有福离欲自然,速得寂定心 ===========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诸比丘。不应如是依汝所说。我今方便教示汝等。当作如是。以偈说言。
布施增长大福德 忍辱一切怨仇无
善人弃舍于诸非 离欲自然得解脱
修福常得安隐乐 所求易办多种饶
现世速得寂定心 然后证彼涅槃处
尔时世尊略说此偈。教诸比丘。如是受食。咒愿法用。
——《佛本行集经》
不行施者则戒不淳。戒不淳故则无悲心。
==================
善男子。我念成佛皆因旷劫行檀布施救济贫穷困厄众生。十方诸佛亦从布施而得成佛。是故我于处处经中说。六波罗蜜皆从布施以为初首。善男子。譬如有人双足俱折。意欲远步不能得去。比丘亦尔。虽行五波罗蜜经恒沙劫。若不布施不能得到涅槃彼岸。善男子。不行施者则戒不淳。戒不淳故则无悲心。无慈悲者则不能忍。无忍辱故则无精进。无精进故则无禅定。无禅定故则无智慧。无智慧故常为无量客尘烦恼之所得便。善男子。此布施法门。三世诸佛所共敬重。是故四摄法中财摄最胜。善男子。我又一时赞叹持戒。我又一时赞叹忍辱。或复一时赞叹禅定。或复一时赞叹智慧。或复一时赞叹头陀。或复一时赞叹少欲。或复一时赞叹声闻。或复一时赞叹菩萨。如是种种随机不同。未来世中诸恶比丘不解我意各执己见迭相是非破灭我法。诸恶比丘亦复在座演说经法。不达我深意。随文取义违背实相无上真法。口常自叹我所说义应着佛意。其余法师诳惑道俗。作是语者永沈苦海。诸恶比丘见他修定复作是言。此人愚痴犹如株兀。不觉经论何所修行。作是语者殃咎累劫。
---《佛说像法决疑经》
于身财无所顾吝便能受持清净禁戒。
=====================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宣说六种波罗蜜多如是次第。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能为后后引发依故。谓诸菩萨若于身财无所顾吝便能受持清净禁戒。为护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发精进。发精进已能办静虑具静虑已便能获得出世间慧
是故我说波罗蜜多如是次第。——《解深密经》
布施之报,其心调柔,心调柔故,能生持戒,能生持戒故,从不善法中能自制心。 ===========================
复次,布施之报,得四事供养,好国善师,无所乏少,故能持戒。又布施之报,其心调柔,心调柔故,能生持戒,能生持戒故,从不善法中能自制心。如是种种因缘,从布施生尸罗波罗蜜。——《大智度论》
布施以破悭心
============
复次,菩萨布施,常于受者生慈悲心,不著于财,自物不惜,何况劫盗?慈悲受者,何有杀意?如是等能遮破戒,是为布施生戒。若能布施以破悭心,然后持戒、忍辱等,易可得行。——《大智度论》
檀施为刀破悭吝贼。悭吝贼者众苦根本。菩萨于此不生爱着。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虽有烦恼。皆是方便利物而生然彼烦恼不为过失。以诸菩萨随愿生故。身口意业住无功用得清净故。善调五根无放逸故。能多利乐一切众生。能知胜义及世俗谛。以正定水洗涤悭垢。除此垢已于施自在。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布施时,能令破戒诸结使薄,益持戒心,令得坚固
================== 复次,布施时,能令破戒诸结使薄,益持戒心,令得坚固,是为布施因缘增益于戒。——《大智度论》
布施能引,净戒,远离诸习气,受持清净禁戒。 ========== ▼▼▼
由布施能引,净戒及多闻
正信与精进,三昧无漏慧
由布施能引,根力菩提分
正断及神足,远离诸习气
---《大宝积经》
▼▼▼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
世尊。何因缘故。
宣说六种波罗蜜多如是次第。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
善男子。能为后后引发依故。
谓诸菩萨若于身财无所顾吝便能受持清净禁戒。
为护禁戒便修忍辱。
修忍辱已能发精进。
发精进已能办静虑,
具静虑已便能获得出世间慧。
是故我说波罗蜜多如是次第。
——《解深密经》
当布施时,令诸烦恼薄,善法,心中生。
====================
▼▼▼
是布施法,若以求道,能与人道。
何以故?
结使灭名涅槃。
当布施时,诸烦恼薄故,
能助涅槃。
于所施物中不惜故除悭,
敬念受者故除嫉妒,
直心布施故除谄曲,
一心施故除掉,
深思惟施故除悔,
观受者功德故除不恭敬,
自摄心故除不惭,
知人好功德故除不愧,
不著财物故除爱,
慈愍受者故除瞋,
恭敬受者故除憍慢,
知行善法故除无明,
信有果报故除邪见,
知决定有报故除疑。
如是等种种不善诸烦恼,
布施时悉皆薄,
种种善法悉皆得。
布施时六根清净,善欲心生,
善欲心生故内心清净;
观果报功德故信心生,
身心柔软故喜乐生,
喜乐生故得一心,
得一心故实智慧生。
如是等诸善法悉皆得。
复次,布施时心中生相似八正道:
信布施果故得正见;
正见中思惟不乱故得正思惟,
清净说故得正语,
净身行故得正业,
不求报故得正命,
勤心施故得正方便,
念施不废故得正念,
心住不散故得正定。
如是等相似三十七品善法,心中生。
——《大智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