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益财富必须持戒
《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
对这句经文,大家应该是熟悉的,可惜的是,很多初学佛者错认为持戒仅仅只是成佛的根本而和世间福报关系不大,这种误解让很多希望世间福报圆满的人轻视乃至忽视了戒律,错认为不持戒也可以圆满世间福报。事实上,我们认真阅读经典发现,伟大的佛陀曾经多次明确过持戒和世间福报的重要关系,以下我们以大家最关心的“财富”为主题,来做详细的引证论述:
《优婆塞戒经》受戒品云: 人有五事现在不能增长财命,何等为五?一者乐杀,二者乐盗,三者邪淫,四者妄语,五者饮酒。依此佛陀圣言可知,不持五戒是很难增长财富的。
在《游行经》中,佛告诸清信士曰: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谓为五?一者求财,所愿不遂;二者设有所得,日当衰耗;三者在所至处,众所不敬;四者丑名恶声,流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当入地狱。
佛又告诸清信士: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谓为五? 一者诸有所求,辄得如愿;二者所有财产,增益无损; 三者所往之处,众人敬爱;四者好名善誉,周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必生天上。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轮品: (戒除远离十种恶业)当获十种功德胜利。何等为十。一者具大名称。二者具大财宝,,,,。
《佛说慢法经》佛告阿难:有人事佛以后便富贵,有人事佛以后衰丧不利者。阿难问佛:云何俱事佛,衰、利不同?何故得尔?
佛语阿难:有人事佛,当求明师,得了了者,从受戒法。为除诸想,与经相应,精进奉行,不失其教受者,不犯如毛发者,是人不犯道禁,常为诸天善神侍卫、拥护,所向谐偶,财利百倍,众人所敬,后当得佛,何况富利,,,又复有人事佛,,,强教人受法戒,无有至信;受戒之后,故复犯众戒,,,妖魅恶鬼,屯守其门,遂便丧衰死亡,不离门户,财产衰耗,家室病疾,,,
《长阿合经》说:持戒有五种功德:一者、所求如愿。二者、财产增益无损。三者、所住之处,众人爱敬。四者、好名善誉,周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必生天上。
从如上经文得知,不持戒而希望世间福报圆满是不可能的,也许有人反问----佛陀说不持戒者于财富等世福难以圆满,难道不见杀盗淫妄之人富贵者也很多?当如是回答:此和宿世福报有关,宿世厚福之人现在富贵,由于其不能戒断身口意恶行故,现在所得富贵已经有所减损,若能持戒断除恶业,则所得福报复胜于此。
许多在家居士,都希望在财富方面获得改善,他们也了解布施得富的佛法原理,非常乐意去做供养三宝布施众生的善功,这一切,都是值得随喜赞叹的。但是谈到持戒,大部分人总觉得勉为其难,不愿意约束自己。-----因此造成了大部分居士只愿意布施而不乐意持戒的现状,这是非常可惜的!
一个人如果只布施不持戒的话,所修的福报会漏失掉,如果你布施兼持戒的话,这些福报才能积聚起来而不漏失!这就好像是你们家的一个塑料桶,你布施供养修福报,就是往桶里装水,但是你不持戒或者破戒呢,这就好像给桶底部打了若干个洞,无论你装进多少福德之水,都会全部漏光!无论你如何精勤的积累福报,也不过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全都漏掉了!这就是不持戒而修福者的恰当比喻!但是如果你能布施兼持戒呢,你的这个桶底上的洞啊就会不漏了,而且随着你继续积累福报,你这个桶还会逐渐变大,变大,也就是说你的福报在积聚增长!所以很多佛子看似做了许多善功但还是命运蹉跎所求违愿,应当好好从这里反省。如果各位不希望自己的福报漏失,就应当明智的选择严格的受持戒律!
也许会有人反问:佛陀讲一切业因不失不坏,你凭什么讲不持戒修福就会漏失呢?岂不是违背佛说?我作答如下:漏失的比喻,为“不能积聚”的含义,并非指所修善因彻底失坏,因此不违背佛说。
虽然从业因不失的角度讲,无论持不持戒,任何福德种子不失不坏而且在未来因缘和合之时终究会成熟,但是如果想让福报在短期内积聚起来快速成熟,就必须有持戒的基础,否则的话,很难迅速有所改善,很多人积极精勤的做供养布施多年而感觉福报改变不大,原因就在于仅仅依靠布施而不持戒,他所修积的福报很难迅速成熟:因为从因果规律来看,后作的善业是先前善业的增上缘,能促发先前善业的成熟并产生增上果,反之后造作的恶业是先前善业的逆增上缘,会遮障、延缓、减损先前善业成熟的时间和果报,这就是不持戒者虽大量供养布施而较少感受到福报改善的根本原因所在;同时,由于后作恶业是先前恶业成熟的增上缘,因此会迅速引发各种恶果的成熟,一些佛教徒仅仅布施而不持戒忏悔,最后生活不如意甚至出现障碍的原因也在于此。因此无论是引发善业福报先成熟,还是引发恶业恶果先成熟,主动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希望大家明悉此理之后,能够早日改变错误的见解,将持戒作为自己增益财富等世间福报的的必须前提,以期由于持戒的功德力,阻断贫穷恶业的成熟,更迅速的积聚福德善业成熟的业因业缘,从而早日获得财富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