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吉祥果
吉祥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08,023
  • 关注人气:2,8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相关博文
推荐博文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释》开示:为何向菩萨求福报得不到?如何去做才能求到呢? 

(2013-10-19 09:55:05)
标签:

佛学

分类: 祖师开示

菩萨虽得财位自在具足大悲。而不施与有情财位。原因如下:  
见彼有情于诸财位有重业障故。
见彼有情若施财位障生善法故。
见彼有情若乏财位厌离现前故。
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为积集不善法因故。
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便作余无量有情损恼因故。

---世亲菩萨《摄大乘论释》

 

《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释》开示:为何向菩萨求福报得不到?如何去做才能求到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5de410102e9a5.html

 

 

 

吉祥果注:《摄大乘论》为无著菩萨所造,由世亲菩萨、无性菩萨为本论所做的注释,最为权威,故其注释本,又名《摄大乘论释》

出自
玄装大师十卷译版,由无性菩萨注释之《摄大乘论释》之第8卷:
    无性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论曰。若诸菩萨成就如是。增上尸罗。增上质多。增上般若。功德圆满。于诸财位得大自在。何故现见有诸有情匮乏财位。见彼有情于诸财位有重业障故。见彼有情若施财位障生善法故。见彼有情若乏财位厌离现前故。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为积集不善法因故。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便作余无量有情损恼因故。是故现见有诸有情匮乏财位。此中有颂。 
 见业障现前  积集损恼故 
 现有诸有情  不感菩萨施 

  
    释曰。今当显说。由是因缘菩萨虽有财位自在而不施他。 
   见彼有情于诸财位有重业障故”者。谓诸菩萨见彼有情于其财位。有重业障故不施与。勿令惠施空无有果。设复施彼亦不能受。何用施为。如有颂言。 
 如母乳婴儿  一经月无倦 
 婴儿喉若闭  乳母欲何为 
   见彼有情若施财位障生善法故”者。谓诸菩萨见彼有情虽于财位无重业障。而彼若得财位圆满便多放逸不起善法。作是思惟。宁彼现法少时贫贱。勿彼来生多时贫贱。故不施彼所有财位。 
     见彼有情若乏财位厌离现前故”者。谓诸菩萨见彼有情若乏财位厌生死心便现在前。求欲出离。若得富贵即生骄逸。故不施彼所有财位。作是思惟。宁彼贫贱厌离生死心常现前。勿彼富贵受乐放逸。不厌生死不起善法。 
     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为积集不善法因故”者。谓诸菩萨见彼有情若当施彼满足财位。即便放逸积集种种恶不善业。故不施彼所有财位。如有颂言。 
 宁使贫乏于财位  远离恶趣诸恶行 
 勿彼富贵乱诸根  令感当来众苦器 
     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便作余无量有情损恼因故”者。谓诸菩萨见彼有情若得富贵。即便损恼无量有情故。不施彼所有财位。作是念言。宁彼一身受贫贱苦。勿令损恼余多有情。 
  
    复以伽他摄如是义故说见业障现前等。其文易了无烦重释。

------出自玄装大师译版《摄大乘论释》卷第八



出自:真谛大师十五卷译版,由世亲菩萨注释之《摄大乘论释》之第12卷
世亲菩萨     
陈天竺三藏真谛   

论曰。云何于世间中见有众生遭重苦难?
释曰。此次立难。若菩萨如此三德。皆为拔济一切众生。云何众生遭世苦难。若视苦不救则无胜能。若无胜能亦无菩萨。苦难有二种。谓内及外。内外此二苦难有轻有重。若可对治为轻。若不可对治为重
论曰。由菩萨见彼众生有业。能感苦报障胜乐果故
释曰。菩萨见有众生有业障。障菩萨胜能能感苦报。菩萨于彼有此业智。虽怀胜能舍而不用。此即菩萨业力。譬如有江有八功德水。随众生饮无人遮护。饿鬼由业障故不能得饮。菩萨如江。财物如水。有业障众生犹如饿鬼。由业障故不得受用菩萨财物
论曰。由菩萨见如此。若施彼乐具。则障其生善
释曰。菩萨见有众生无业障。若贫穷能生长善法。若富乐则放逸造罪。菩萨愿彼于现在世受贫穷苦。随顺成就生起善法。是故菩萨不施其乐具。此即菩萨处非处力
论曰。由菩萨见彼无乐具。能现前厌恶生死
释曰。菩萨见有众生由贫穷苦。厌恶生死心恒现前。菩萨愿彼无乐具。成就厌恶心随顺善行故。不施其乐具。此即菩萨根欲性力
论曰。由菩萨见若施彼乐具。则是生长一切恶法因缘
释曰。菩萨见有众生乃至恒受贫穷报。于此时中不长恶法。菩萨愿彼恒受贫穷报。不愿彼于一刹那中受富乐报。而作诸恶法因缘。谓自爱憎他。此二因缘能生长恶法。菩萨若施彼财物。则成就彼爱憎。是故菩萨不施其乐具。此即菩萨遍行道智力
论曰。由菩萨见若施彼乐具。则是逼害余无量众生因缘
释曰。菩萨见有众生。若得大富非止自损。复能损恼无量众生。菩萨愿彼受贫穷苦。不愿彼由大富乐。损恼众生身心及以善根。是故菩萨不施其乐具。此亦是菩萨遍行道智力
论曰。是故菩萨不无如此胜能。世间亦有如此众生显现
释曰。胜能有三。即是三德。一能得因。谓三学处。二能得果。谓十自在。三能利他。谓了别众生根欲性等。若见施有利益则施。若见不施有利益则不施菩萨以利益为定。不以施不施为定。由施无利益故。世间有受苦众生
论曰。此中说偈
释曰。为摄前五义故重说偈
论曰
 见业障碍善  厌现及恶增     害他彼众生  不感菩萨施 
释曰。有众生有业障。不感菩萨施。有众生有乐具则碍善。有众生由贫穷厌恶生死心恒现前。有众生有乐具生长恶法。有众生由大富乐能逼害他。菩萨见如此事。欲令离自损损他故。不施其乐具。是故彼众生不感菩萨施
-------《摄大乘论释》卷第十二

 

 

 

 

 

世间贫穷的原因!
《解深密经》云: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诸菩萨具足一切无尽财宝成就大悲。何缘世间现有众生贫穷可得?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是诸众生自业过失。若不尔者。菩萨常怀饶益他心。又常具足无尽财宝。若诸众生无自恶业能为障碍。何有世间贫穷可得? 
譬如饿鬼为大热渴逼迫其身。见大海水悉皆涸竭。非大海过是诸饿鬼自业过耳。 
如是菩萨所施财宝。犹如大海无有过失。是诸众生自业过耳。犹如饿鬼自恶业力令无有果!

*****

*****

*****

 

 

各种求这个的疏文,求那个的疏文,本质上,就是和佛菩萨之间的合同:
写了疏文发了愿,等于签了合同,如果不按合同办,愿望就算满足到一半,也还会失去:

 


 

《瑜伽师地论》求福报和善愿,如何才能有求必应?--共立要契!--和佛菩萨“签合同”!
云何
菩萨共立要契方便善巧。 
谓诸菩萨若见有情求饮食等十资身具。 
即便共彼立要契言。
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及诸沙门婆罗门等。广说如前。乃至若能受持净戒。
如是我当随汝所欲施饮食等诸资身具。如其不能我不施汝。 
如是菩萨若见有情来求种种
田事宅事。诸阛阓事。王事域事。财事谷事。
或有来求诸工业处及诸明处。或有来求共为朋友。或有来求共结婚媾。或有来求共作邑会。或有来求助营事业。 
菩萨共彼立要契言。
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如前广说
。如是我当施汝田宅广说乃至助营事业。 
又诸菩萨若见有情有诸愆犯或被举讼。或作种种不饶益事为他所拘。将欲刑缚断截。挝打毁辱。迫胁驱摈流移。或他所执欲捶缚卖。 
菩萨尔时随能随力立要契言。
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如前广说。
如是我当方便救汝令脱斯难。 
又诸菩萨若见有情遭遇种种王贼水火人。及非人不活恶名诸怖畏等。 
尔时菩萨立要契言。
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如前广说
。如是我当方便救汝令免斯畏。 
又诸菩萨若见有情欲所爱会求非爱离。 
尔时菩萨立要契言。
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如前广说。
如是我当遂汝所愿。令所爱会及非爱离。 
又诸菩萨若见有情为疾所苦。 
立要契言。
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如前广说。
如是我当救汝病苦令得安乐。 
彼诸有情既为菩萨如是立要。于诸善品速疾受学。于诸恶品速疾除断。菩萨皆能遂其所愿。 
当知是名
菩萨共立要契方便善巧。

---------《瑜伽师地论》



这段文字非常重要,对于向诸佛菩萨求愿的人来说,细细玩味体会,自然有不可思议的收获!
说白了,向菩萨求愿,最好和菩萨之间建立一个契约,一个合同,约定自己必须舍弃一切恶业,修行一切善业,乃至孝养父母护持三宝,等等。然后请菩萨赐予某愿满足! 
文中谈及求婚、求财等等,诸位想想,凡夫得财之后用财富造作恶业,得到婚姻之后纵欲,一切都和修行善法相违背!绝非菩萨赐予愿望的初衷! 
所以,菩萨赐予众生愿望,希望众生先有一个承诺,一个契约,一切合同!菩萨满足你的愿,你就兑现你的承诺,你要是不兑现,满愿中途愿望还会破败不如意! 
最好将自己和菩萨所求的愿,和自己的具体承诺,写成文字性的东西,对诸佛菩萨禀告之后,这个文字性的东西要严密保存,不可遗失!遇到自己放逸的时候,详细看看自己的承诺,按照承诺去做,不然的话,很多已经满足的愿望,还会失去!没有满足的,也不会如愿!

 

0

阅读 评论 收藏 禁止转载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发评论

    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4000520066 提示音后按1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