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施 主题帖
(2013-10-19 10:37:56)
标签:
佛学 |
分类: 祖师开示 |
尔时五百长者白佛言。世尊。如是四恩甚为难报。当修何行而报是恩。佛告诸长者言。善男子。为求菩提。有其三种十波罗蜜。一者十种布施波罗蜜多。二者十种亲近波罗蜜多。三者十种真实波罗蜜多。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能以七宝满于三千大千世界。布施无量贫穷众生。如是布施但名布施波罗蜜多。不名真实波罗蜜多。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大悲心为求无上正等菩提。以自妻子施与他人心无吝惜。身肉手足头目髓脑。乃至身命施来求者。如是布施但名亲近波罗蜜多。未名真实波罗蜜多。若善男子善女人。发起无上大菩提心。住无所得。劝诸众生同发此心。以真实法一四句偈。施一众生。使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真实波罗蜜多。前二布施未名报恩。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修如是第三真实波罗蜜多。乃名真实能报四恩。所以者何。前二布施有所得心。第三施者无所得心。以真实法施一有情。令发无上大菩提心。是人当得证菩提时。广度众生无有穷尽。绍三宝种使不断绝。以是因缘名为报恩。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布施佛法的三十二大类殊胜善果:
1.有正忆念。
7.有少愚痴。
11.不空受用人之供养。
14.诸恶鬼等不得其便。
18.生于人天不以为难。 19.不离见佛。 20.不离闻法。
21.不离供僧。
23.生净佛土。
27.作无断辩智因。
31.舍离一切世间财施。
32.得大~法藏辩才无尽。
阿难。菩萨法施。有是三十二功德名称。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
《发觉净心经》法布施的四十种广大功德:
尔时,世尊复告弥勒菩萨言:“善男子,法施有二十功德,不求果报,不著利养及与名闻,而为说法。何等二十?
(1)得正忆念,(2)得胜妙趣,
(3)得好正意,
(5)得多智慧,
(7)当得少欲,
(9)当灭愚痴,
(11)诸佛护念,(12)非人守护,
(13)诸天与力,(14)一切冤家不得其便,
(15)凡所亲友无人能坏,(16)凡所出言人必信受,
(17)得无所畏,(18)凡有行处恒常欢喜,
(19)智者赞叹,(20)所行法施恒为他念。
弥勒,是为法施不求果报得二十功德,弃舍利养及与名闻、衣服、饮食,无所希望,饶益为首常行法施。
“复次,弥勒,菩萨复有二十种功德不求果报,菩萨为他行法施时,不著利养名闻,饶益为首数行法施。何者二十?
(1)彼未生辩才则能令生,(2)生已不失,
(3)得陀罗尼,(4)当得察勤,
(5)不用多力广益群生,(6)少用功力多所利益,
(7)于众生边恭敬尊重常应供养,(8)当得身密,
(9)当得口密,(10)当得意密,(11)超越恶道及诸恐怖,
(12)于命终时心得欢欣,(13)如法正说能伏他论,
(14)具大威德胜人敬仰,况余凡庶!(15)诸根成就无能及者,
(16)深心具足得舍摩他、毗婆舍那,(17)能行难行精进不减,
(18)守护正法,(19)速能超度不退转地,(20)一切行中得随顺住。
弥勒,是名复有二十种功德,菩萨法施不求果报,不著利养及与名闻衣服饮食,饶益为先数行法施。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做“法布施”,得四十种功德利益: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云:“若菩萨以无希望心行法施时。不著名闻利养果报。
以饶益事而为上首。常为众生广宣正法。当得成就二十种利。云何名为二十种利。所谓:
(一)正念成就。(二)智慧具足。(三)有坚持力。(四)住清净行。(五)生觉悟心。
(六)得出世智。(七)不为众魔之所得便。(八)少于贪欲。(九)无有嗔恚。(十)亦不愚痴。
(十一)诸佛世尊之所忆念。(十二)非人守护。(十三)无量诸天加其威德。(十四)眷属亲友无能沮坏。
(十五)有所言说人必信受。(十六)不为冤家伺求其便。(十七)得无所畏。(十八)多诸快乐。
(十九)为诸智人之所称叹。(二十)善能说法众人敬仰。
弥勒。是为菩萨当得成就二十种利。不著名闻利养果报。行饶益事而为上首。常为众生。以无希望心清净说法。
若菩萨以无希望心行法施时。不著名闻利养果报。以饶益事而为上首。常为众生广宣正法。又能成就二十种利。云何名为二十种利?所谓:
(一)未生辩才而能得生。(二)已生辩才终不忘失。(三)常勤修习得陀罗尼。(四)以少功用善能利益无量众生。
(五)以少功用令诸众生起增上心恭敬尊重。(六)得身口意清净律仪。(七)超过一切恶道怖畏。
(八)于命终时心得欢喜。(九)显扬正法摧伏异论。(十)一切豪贵威德尊严。犹自不能有所窥望。何况下劣少福众生。
(十一)诸根成就。
(十六)难行之行皆得圆满。
(二十)一切行中随顺而住。
弥勒。是为菩萨当得成就二十种利。不著名闻利养果报。行饶益事而为上首。常为众生以无希望心清净说法。”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彌勒。如來有光。名曰一切功德莊嚴。在右掌中。我以此光。能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所須一切樂具。悉皆充足。須食與食須飲與飲。須衣與衣須乘與乘。須寶與寶。如是等事我悉能與。彌勒。一切眾生雖得此樂。於生死中不能解脫。彌勒。是故如來。不施眾生世間樂具。但與出世無上法寶。眾生聞已畢竟離苦。是故彌勒。汝等悉應學於如來無上法施。莫重世間資生施也。
《金光明最胜王经》“法布施”超过“财布施”的的五种胜利
由其法施,有五胜利。云何为五?
一者、法施兼利自他,财施不尔;
二者、法施能令众生出于三界,财施之福不出欲界;
三者、法施能净法身,财施但唯增长于色;
四者、法施无穷,财施有尽;
五者、法施能断无明,财施唯伏贪爱。
----------《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法施”者有三种事胜于“财施”
佛告慈氏菩萨摩诃萨。此法施者有三种事胜于财施。云何为三?
一财施者而有竭尽。法施增长则无有尽。以是校量胜于财施。
二受财施者现在利益。受法施者现在未来俱有利益。于无量世恒相随逐无人侵夺。乃至无上正等菩提不相舍离。
三财施者能施获益受者无益。若法施者自他俱益。由闻法故发心速趣无上菩提。
由此三义法施之者胜于财施。由行法施名称远闻。一切人天尊重恭敬。以此因缘先说法施。”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第四·布施波罗蜜多品第五》
天复请曰:
何人名得利?何人名失利?
何者坚钾胄?何者利刀杖?
世尊告曰:
施者名得利,受者名失利,
忍为坚钾胄,慧为利刀杖。
-----《天请问经》
法布施比财布施殊胜的经典依据:
若恒沙世界 珍寶滿其中
以施諸如來 不如一法施
施寶福雖多 不及一法施
一偈福尚勝 況多難思議
-----《大宝积经》
三千大千界 珍寶滿其中
以此用布施 所得功德少
若說一偈法 功德為甚多
三界諸樂具 盡持施一人
不如一偈施 功德為最勝
此功德勝彼 能離諸苦惱
-----《大宝积经》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
善男子,施有二种:一者法施,二者财施。
法施则得财、法二报;财施,唯还得财宝报。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做法布施,得寿命、财宝、大力、安乐、辩才、信心明了等利益!
云何法施?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能教他人-具信、戒、施、多闻、智慧。
若以纸墨令人书写、若自书写如来正典-然后施人令得读诵,是名法施。
如是施者未来无量得好上色。何以故?众生闻法断除瞋心。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成上色。
众生闻法慈心不杀。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寿命长。
众生闻法不盗他财。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多饶财宝。
众生闻已开心乐施。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身得大力。
众生闻法断诸放逸。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身得安乐。
众生闻法断除痴心。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无碍辩。
众生闻法生信无疑。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信心明了。
戒、施、闻、慧亦复如是。是故法施胜于财施。
------《优婆塞菩萨戒经》卷五--杂品之余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法布施得五种利益:长寿、多财、美貌、名誉、大智!
西晋河内沙门白法祖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贤者说法时有五福德。何谓为五?
其人所生则得长寿。是为一福德。
其人所生即得大富饶财多宝。是为二福德。
其人所生即端正无比。是为三福德。
其人所生即名誉远闻。是为四福德。
其人所生即聪明大智。是为五福德。
(注:如下佛陀解释得此五种利益之原因)
何因贤者说法得长寿?用前世说法时。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其义备足。归寂无为。好杀之人闻法即止不杀。用是故得长寿。
何因说法之人。得大富饶财多宝?用前世说法时。上中下语其义备悉归寂无为。盗窃之人闻经即止不盗便能施与。用是故得大富。
何因说法之人得端正无比?用前世说法时。上中下语其义备悉归寂无为。令闻法者和气安之。即颜色悦自生光泽。用是故得端正。
何因说法之人。得名誉远闻?用前世说法时。上中下语其义备悉归寂无为令闻法者。敬佛敬法敬比丘僧。用是故得名闻。
何因说法之人得聪明大智?用前世说法时。上中下语其义备悉归寂无为。令闻法者晓了妙慧。用是故得聪明大智。
是为五法说经者得福也。
诸比丘闻经欢喜。前为佛作礼。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