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吉祥果
吉祥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15,044
  • 关注人气:2,8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相关博文
推荐博文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念佛求生,不必回向?

(2014-04-13 10:37:09)
标签:

佛学

分类: 博主原创

念佛求生,不必回向?

 

念佛是否需要回向,某法师开示:

 

下面,「《会疏》曰:凡就回向,有自力回向,有他力回向。如回向自因,趣向来果」,这是自力。「专投佛愿,不用自策励,是名他力」,他力是阿弥陀佛。后头有一句话说,「是非凡情回向,故亦名不回向」,这是专讲净宗法门,所以净宗法门也叫不回向法门

    为什么?专靠阿弥陀佛加持的力量,这是「不
依自力,专靠他力,如是之回向非凡情所能知,故称之为不回向」。不回向只有净土法门,因为我念这一句佛号阿弥陀佛,目的何在?目的就是求生净土,换句话说,你念念当中就包括著回向我念这句佛号不为别的,就是想到极乐世界,就是想亲近阿弥陀佛,这是不回向的回向只用在净土法门里头,其他的法门没有,这个一定要知道。所以真正念佛人,念完经、念完咒(往生咒),或者念完佛之后,要不要念回向偈?实际上不需要。

    但是现在我劝大家还是要,为什么?因为你们的心对於这个世间还很留恋,还不想到极乐世界去,所以还用个回向好。
如果真想去的话就不需要,让心专一,不夹杂回向在里头,这个功夫纯,纯而不杂。 
「《大品般若》云:菩萨如是回向,则不堕想颠倒、见颠倒、心颠倒。何以故?是菩萨不贪著回向故。是名无上回向」。《大品般若经》里头也说到念佛法门,专念阿弥陀佛,不必另外再做回向,叫不回向法门。为什么?菩萨这个做法,回向跟念佛融合在一起,我每一声佛号都是回向,声声佛号都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就不必再加别的。他不堕想颠倒,没有另外的想法,没有另外的知见,没有另外的思想,所以他不堕想颠倒,不堕见颠倒,不堕心颠倒。为什么?菩萨不贪著回向故,这叫无上回向。 
  我们今天回向,回向都有所求。你看我们现在把每天讲经的功德都回向化解世界的灾难,这有所求。经讲完了我这回向很多,刚才跟大家讲的,每天杀的、吃的这些众生,我们天天给它回向,这全世界每天有多少!每天堕胎的我们知道,每天大概有十五万以上,这些小婴灵我给他回向,他们太痛苦了,真可怜!我们要记住,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他好不容易得人身,还没有出生就被杀掉。如果这个灵来投胎是来报恩的,那是孝子贤孙,你把他杀掉之后恩变成仇,下次再找到你身上来报仇的!来报仇的你把他杀掉,仇恨就加深,深仇大恨。讨债的、还债的原来只有债务关系,现在变成要命了。所以这种事情一般人不知道,知道他决定不敢做。 

所以回向里头最重要一句话,我们记住,不贪著回向,对这个世间一切不贪、不瞋、不痴,那三善根就现前。「凡情目之为不回向」,我们凡夫知见,他怎么念经念佛没有回向?其实他是「无上回向」。为什么?他把回向跟念佛号混合在一起,每一声佛号就是每一声的回向,所以那是无上的回向。你们念了几个钟点才做一次回向,人家念念都回向,这就是每一句佛号都想往生极乐世界,都想见阿弥陀佛,声声佛号里头没有空过的,这叫不回向的回向,无上回向。

 

 

 

 

 

 

 

本人辨析:

 

一楼文曰:「是非凡情回向,故亦名不回向」,这是专讲净宗法门,所以净宗法门也叫不回向法门


讲法之人,更将原文“是非凡情回向,故亦名不回向”解释为“净宗法门也叫不回向法门
这就太荒诞了!
凡情:有情见的凡夫!
非凡情:即非凡夫
!(最起码应该是小乘初果以上)
此文原义正解是指非凡夫(贤圣)的回向,也叫做不回向,因为脱离凡夫情见,无能回向,无所回向,无回向处,三轮体空,故曰不回向,但是这个胜义谛的“不回向”,也并不是俗谛的“不回向”,只是指不执著回向,讲经之人,完全错解原文之意!

胜谛之“不回向”和俗谛之“不回向”根本就相差甚远!
举例1:在胜义谛可说“无佛可成”,但在俗谛如果教导弟子“无佛可成”,就成了毁谤佛法的妖言!
举例2:在胜义谛,说“佛无一众生可度”,如《金刚经》,又如余处说“佛住世49年无一法可说”,这些如果放到俗谛,按照字面意思去解释,则诽谤释迦佛深矣!
此处两个“不回向”的含义,也是如此,讲法之人完全是稀里糊涂,根本分不清楚!


更何况,岂能将此缪解之意,冠于净土法门的头上?即便原文讲这两句话的意思,也毫无“净宗也名不回向”之意!
整篇文字,简直离题太远,荒诞不经!

 

 

 

 

楼主之文,纯属偏颇之论!(净土修行,绝非不回向之法
但凡论及修行之道,如果偏执一端,则误人误己,净土修行之法,到底是不是需要回向,必须以圣言依据为准:
至于上文,空谈《大品般若经》说念佛不必回向,一则没有引证经典原文,二则不论及不回向的特定所指,如此偏颇论之,确实有误人误法之嫌!
讲法之人,将“《大品般若》云:是菩萨不贪著回向故,是名无上回向”错解为“不回向”,岂能如此?
“不贪执回向”岂能等于“不回向”?
我不管这篇文章,出自哪位大德之论述,都只能说是偏颇之论,

净土修行之法,回向是非常重要的,详见如下:

复有业能令众生得决定报者。若人于佛法僧。及持戒人。所以增上心施。以此善业。发愿回向。即得往生。是名决定报业。复有业能令众生得不定报者。若业非增上心作。更不修习。又不发愿回向受生。是名不定报业。

----《佛说业报差别经》

 

《大宝积经》完整介绍往生极乐净土4种方便法(悉皆需要回向)   
    “何以故?(按:条件1)他方佛国所有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号,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无量寿国者,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除五无间、诽毁正法及谤圣者。  

 “阿难,若有众生,(按:条件2)于他佛刹发菩提心,专念无量寿佛,及恒种植众多善根,发心回向愿生彼国;是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比丘众,前后围绕现其人前,即随如来往生彼国得不退转,当证无上正等菩提。是故,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愿生极乐世界,欲见无量寿佛者,应发无上菩提心,复当专念极乐国土,积集善根应持回向;由此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  

 “阿难,(按:条件3)若他国众生发菩提心,虽不专念无量寿佛,亦非恒种众多善根,随己修行诸善功德,回向彼佛愿欲往生;此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即遣化身,与比丘众前后围绕,其所化佛光明相好与真无异,现其人前摄受导引,即随化佛往生其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阿难,(按:条件4)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如来,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心无疑惑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无量寿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无量寿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大宝积经》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十大愿王,最终导归极乐,也是要回向的: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
无量光佛刹。

 

 

 

****************

****************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1、上品上生: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2上品中生:
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
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3上品下生:
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
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4中品上生:
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
。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5中品中生
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
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6中品下生者:
生前条件: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
临死前需要具备条件: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

7下品上生者:
生前条件: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
临终必备条件: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

8下品中生者,
生前条件: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祗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
临终必备条件: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

9下品下生者:
生前条件: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临终必备条件:“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所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一)关于九品往生下4品往生“无需回向”,我答复如下:
答复:
A、下4品往生,未提回向,然其“临终需善知识开示”,实乃生前不用功,临死危急抱佛脚的,以弥陀慈悲愿力摄受,还要因缘和合,才不需回向,下4品往生的条件苛刻程度,往生的难度和风险性,远远大于其他品次!若生前不积累回向,指望临终之时,靠侥幸心理往生,这种心态,本身就背离了净土行者的发心。
B、生死无常,谁敢对每一个净土行者保证,临终必定遇到善知识?遇到的善知识,必定说相应法?但凡智者,定然知道下4品的侥幸,远不如平时积累功德回向往生的可靠性,岂可执着“不回向”!?
C、九品往生之上5品,全部都是要求回向的,很有意思的是,凡是佛陀要求回向的上5品,临终全部都不需要善知识开示!而下4品不要回向的,全部需要临终善知识开示这说明什么?说明平时你的积累功德回向,功夫具足了!就不需要靠临终侥幸遇到善知识来支持往生!若是平时不积功德回向,临终就是这么个结局!----碰运气,碰到有善知识,大概能发挥点作用,否则没戏!试问,谁敢大胆妄为到,敢于因为回向问题,拿自己是不是往生做赌博?
D、综上,将往生的品位确定为下4品,依靠侥幸心理,期待临终善知识开导往生,因此而放弃平时之回向,这种风险,远远不如平时积累功德回向,来的保险!所以,回向不回向,智者有抉择,愚痴之人也有他的抉择!
E、岂可以“生前不用功,临死抱佛脚”的“不回向”之法教人学净土?

不回向,从《观经》九品往生的条件来看,就晓得是碰运气,临终碰运气!
而平时积累功行,加以回向,却是打了保险,临终没有善知识,也无所谓!

 

 

(二)关于十念往生,以及一心不乱之“无需回向”,答复如下:
【佛说阿弥陀经】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佛说无量寿经】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答复:
《阿弥陀经》《无量寿经》,此二段确实没有提及回向,然《弥陀经》一日乃至七日,要求“一心不乱”,临终“心不颠倒”,《无量寿经》十念往生要求“至心信乐”,若非平时回向无上菩提,回向往生净土,又云何能有“一心不乱之功,临终不颠倒之能”?
若以对于凡夫“一心不乱、至心”之难行道,而来废止通途可靠之“回向往生”之易行道,若如此,则误人不浅矣!至于为何平时回向比较可靠,上文论及九品往生已经详细叙述,此不赘述。

 

 

(三)关于师兄提及的观想、观像念佛,你的原经文我不再粘贴,只将印祖相关的答复奉上,再送一句话给师兄“不要又将风险较大难行之非主流法门,用来废止通途可靠之回向法”。

关于观想,观像法:
印光法师答:念佛一法,约有四种。所谓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摄机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事如欲作观,必须熟读观经。深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及心净佛现,境非外来。唯心所现,不生取著。既不取著,则境益深妙,心益精一。能如是,则观想之益,殊非小小。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体是妄,与佛与心,皆不相应,即伏魔胎。因兹妄欲见境,心益躁妄,必致惹起多生怨家,现作境界。既最初因地不真,何能知其魔业所现。遂大生欢喜,情不自安。则魔即附体,丧心病狂。纵令活佛现身救度,亦末如之何矣。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以致求益反损也。善导和尚云,末法众生,神识飞颺,心粗境细,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诚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宜自详审。又志诚恳切,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法也。宜竭尽心力以行之,则幸甚。
---------(增广文钞卷一复吴希真居士书一) 


 

0

阅读 评论 收藏 禁止转载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发评论

    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4000520066 提示音后按1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