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语过患及与方便语的差别
(一)妄语定义、种类及过患
妄语和杀、盗、淫一起,构成了为佛教“四根本性罪”。那么什么是妄语呢?《大智度论》解释说:“妄语者,不净心欲诳他,覆隐实,出异语,生口业,是名妄语。”《瑜伽师地论》则说:云何妄语?谓于他有情,起覆想说欲乐,起染污心,若即于彼起伪证方便,及于伪证究竟中,所有语业。
妄语的种类有哪些呢?
《瑜伽师地论》中按妄语的贪嗔痴三毒烦恼起因来把妄语分为三种:
复次若为利养而说妄语;或怖畏他损己财物,或为称誉,或为安乐,而说妄语;如是一切,名贪所生妄语业道;
若有依止九恼害事,而说妄语,名嗔所生妄语业道;
若作是心:“为诸尊长,或复为牛,或为祠具,法应妄语。”如是妄语,从痴所生;若作是心:“诸有沙门,若婆罗门,违背诸天,违梵世主,违婆罗门;于彼妄语,称顺正法。”如是妄语,名痴所生妄语业道;若作是计:“于法,法想;于毗奈耶,毗奈耶想。以覆藏想,妄语破僧,无有非法。”如是妄语,亦从痴生。
妄语有什么过患呢?
《大智度论》里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佛的儿子罗睺罗,年龄很小,还很幼稚,不知道要谨慎口业。当有人来问他:“世尊在吗?”他就骗人说:“不在”;若世尊不在时,有人问罗睺罗:“世尊在吗?”他就骗人说:“在”。有人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佛,佛就对罗睺罗说:“你去拿澡盆取水来给我洗一下脚。”洗完了脚,佛对罗睺罗说:“把这个澡盆颠倒过来!”罗睺罗就按照佛说把这个澡盆颠倒了过来。佛说:“你给这个澡盆注水!”罗睺罗就给这个澡盆注水。注完后佛问他:“水注入澡盆里了吗?罗睺罗回答说:“没有注入!”。佛就告诉罗睺罗:“那些无惭愧之人打妄语,就是把自己的心颠倒了,佛的道法也无法进入此人的心田,这个道理就如同水无法注入颠倒的澡盆一样。”
《大智度论》里记录了佛所说的妄语十罪:
“一者口气臭。
二者善神远之非人得便。
三者虽有实语人不信受。
四者智人语议常不参豫。
五者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
六者人所不敬。虽有教勅人不承用。
七者常多忧愁。
八者种诽谤业因缘。
九者身坏命终当堕地狱。
十者若出為人常被诽谤。
《受十善戒经》里世尊说偈言:
一切天人中 猛火烧铁丸
烧破一切人 此贼不为胜
何等为大贼 唯有一种人
宁使节节火 骨化为融铜
吞啖于刀山 镬汤刀锯解
碎身作火聚 此苦不为恶
妄语大毒害 烧坏天人福
游行阿鼻狱 刀轮为脚足
铁毒蛇为舌 口火烧大千
眼如迸铁丸 雨大镬汤雨
烧灭善根花 毕定堕恶道
无量亿千劫 求出无由脱
如是大恶人 举身是火山
烧坏一切善
《正法念处经》中两位佛都用偈颂宣说妄语过失。迦叶如来曾说偈言:“
妄语言说者 恼一切眾生
彼常如黑闇 有命亦同死
语刀自割舌 何云舌不堕
若妄语言说 则失实功德
若人妄语说 口中有毒蛇
刀在口中住 炎火口中燃
口中毒是毒 蛇上毒非毒
口毒坏眾生 命终堕地狱
若人妄语说 自口中出脓
舌则是泥浊 舌亦如炽火
此如是羂缚 地狱之前使
破坏法桥等 皆是妄语过
彼妄语之人 则非有父母
亦不能持戒 堕於恶道中
若人妄语说 彼人速轻贱
為善人捨离 天则不摄护
自不摄言语 速疾多瞋恚
心[懂-重+隻]多语说 常受诸苦恼
常憎嫉他人 与诸眾生恶
方便恼乱他 因是入地狱”
世尊则说偈言:“
若人过一法 如是妄语人
破坏未来世 无恶而不造
莫作妄语说 一切恶因缘
能繫缚生死 善道不可见
二世不饶益 一切相憎恶
妄语者能令 一切法空旷
若人即生时 口中有大斧
如是能自割 所谓妄语说
一切恶之幡 一切恶处绳
痴闇之藏处 所谓妄语说
若人离实语 一切善人捨
今世犹如草 后世恶处烧
健者勿妄语 妄语甚為恶
口中气烂臭 后身则生悔
若捨离实语 彼人法叵得
如是离法人 生世苦无边
实為诸法灯 善人爱如实
得天道中胜 离热者所说
实道得生天 实道得解脱
若人离实者 善人说如狗
若人无实语 小人中小人
实是法之阶 明中第一明
实是解脱道 财中第一财
救中第一救 是智者所说
明中第一明 眼中第一眼
无物犹為富 庄严之庄严
实為第一藏 王等不能夺
若实说之人 行到第一道
种种庄严者 端正不如是
若人实庄严 端正则如天
非父母财物 非知识非亲
能救护后世 唯实语能救
圣人说妄语 火中第一火
毒中第一毒 恶道第一阶
妄语能烧人 名為第一烧
如毒火烧触 故应捨妄语
如是一切恶 慎勿妄语说
一切畏等恶 智者说妄语”
那么,受持不妄语有什么利益呢?
《十善业道经》中佛说: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一、口常清净,优钵花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
(二)妄语和方便语的差别
是不是所有的不实语都是妄语呢?不是。佛教里还有一种方便语。《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都讲妄语的特点就是用不净心、染污心来说不实语欺诳众生,《诸经要集》中告诉我们:“此十不善业道。一切恶法皆从贪瞋痴起。”包括妄语在内的十恶,都是以贪瞋痴这种不净心、染污心而结罪的,若是用清净心、慈悲心、智慧心来帮助、救度众生,暂时用不实语来劝导众生,则是方便语,无妄语罪。
《大方等大集经》云:“善男子。若能不為一切烦恼之所污染。是名為慧。能调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法华玄赞》中说:“权巧方便,实无此事,应物权现,故言方便,谓以三业方便化也。”
我们来看看《妙法莲华经》中佛给舍利弗举的一个“三车喻”的例子:
譬喻国中有大长者,资财无量,眷属甚众;年已老迈,宅亦朽坏;诸儿智愚不一,皆事酣嬉,罔知危险。宅忽失火,延及四周;儿犹贪著戏玩,无求出意。长者思维:只有一门可出火宅。亟诏诸儿速疾奔逃。诸儿弗顾,戏玩如故。长者知儿弱点,咸在玩物。因哄之云:羊车鹿车牛车皆玩具中王,今置门外;汝等迅取勿误。诸儿闻言,踊跃争出;集衢道中向父索车。父谓:三车仍劣,惟有大白牛车最称殊胜。遂各赐一乘。诸儿得未曾有,大喜过望。舍利弗,是长者先称三至宝;后忽抑为下劣;而赐诸儿以大白牛车;犯妄语过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长者以方便语哄诸儿出火宅,得免于难;纵一无所赐,犹非妄语;况更与最胜之车耶!
我们再来看看《大般涅槃经》中佛举的“黄叶止啼”的例子:
如彼婴儿啼哭之时。父母即以杨树黄叶而语之言。莫啼莫啼我与汝金。婴儿见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然此杨叶实非金也。木牛木马木男木女。婴儿见已亦复生于男女等想。即止不啼。实非男女。以作如是男女想故名曰婴儿。如来亦尔。若有众生欲造众恶。如来为说三十三天常乐我净端正自恣。于妙宫殿受五欲乐。六根所对无非是乐。众生闻有如是乐故心生贪乐。止不为恶。勤作三十三天善业。实是生死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为度众生方便说言常乐我净。又婴儿者。若有众生厌生死时。如来则为说于二乘。然实无有二乘之实。以二乘故知生死过见涅槃乐。以是见故则能自知。有断不断有真不真有修不修有得不得。善男子。如彼婴儿于非金中而生金想。如来亦尔。于不净中而为说净。如来已得第一义故则无虚妄。如彼婴儿于非牛马作牛马想。若有众生于非道中作真道想。如来亦说非道为道。非道之中实无有道。以能生道微因缘故说非道为道。如彼婴儿于木男女生男女想。如来亦尔。知非众生说众生想。而实无有众生相也。若佛如来说无众生。一切众生则堕邪见。是故如来说有众生。于众生中作众生想者。则不能破众生相也。若于众生破众生相者。是则能得大般涅槃。以得如是大涅槃故止不啼哭。是名婴儿行。
我们能说上面两个例子中的长者和父母在打妄语吗?当然不是。这就是基于清净、慈悲和智慧的方便语。
我们判定一种不实语是妄语还是方便语,就看这种不实语是基于贪瞋痴这种不净心、染污心来欺诳众生,还是用清净心、慈悲心、智慧心来善巧方便的帮助、救度众生;我们还可以看这种不实语是否只是暂时的方便善巧,最终是否会揭示真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