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灵隐寺之憾
(2017-01-06 18:35:52)分类: 博主原创 |
忆江南:灵隐寺之憾
《四分律》记载,宾头卢尊者出家前是一个国家的大臣,出家后证得阿罗汉果位。他的顶头上司——该国国王优填王每次到宾头卢尊者修行的寺院参礼,宾头卢尊者都只是坐着,没有起来迎接国王。
有一次,陪同国王前去的诸位臣子看不惯,在回程的路上挑拨国王说:“宾头卢这样对待国王,实在是不礼貌、不尊敬。”说了一堆坏话。国王被激怒了,打算下次来寺时,如果宾头卢再不起身迎接,就杀了他。后来,当国王再去寺时,一到大门口,就看见宾头卢尊者走上前来迎接,一共走了七步。国王生气地说:“以前本王来的时候,你动也不动;今天为什么却下座来迎接呢?”
宾头卢尊者平静地说:“国王以前来,都是带着善心来,所以我不必起座迎接。可今天却不同,国王是带着恶心来,如果我不起来迎接国王,恐怕会被国王杀害的。”
优填国王听后,大吃一惊,稍后叹了一口气说:“善哉!弟子实在愚痴,不应该相信别人乱说,分不清凡夫与圣者,差点造成过错。”
宾头卢尊者说:“国王!请你发露忏悔,可以避免堕入地狱受苦。但已经无法避免的是,由于我起来走了七步,你的福德受到了折损,七日后国王必将失去王位,遭受到十多年的痛苦。”
果然,七天后,邻国率兵来攻打,优填国王被打败活捉,戴上锁链被囚禁十二年。
比如受了五戒的居士,那个天神都不敢接受你的顶礼,更不敢接受比丘顶礼,大家还记得我之前有一篇博文,《不要顶礼护法神》,还记得吗?你受五戒,你顶礼护法神,护法神都要损福,损寿,损健康;要是出家人顶礼护法神,护法神更加惨痛,所以,出家人不能顶礼护法神,在家居士也只是合掌问询,做到这个就可以,不然你一顶礼,护法神就跑一边去了。护法神可比我们聪明多了。你一顶礼,护法神就损福,之前我劝大家,平时逢年过节或者合适的场合,顶礼父母就可以了,不能象有的师兄,每天拜父母几百拜,我说这个,,,,,也没人信,我说你真的想利益父母,你让父母去拜佛,而不是你拜父母,也没人听。不是说我们不能顶礼父母,而是要有个合适的尺度。也不是说,我们不供养父母,父母必须供养,你不供养父母就是罪业,仅仅不供养就有罪,何况别的,为什么不供养父母就有罪?华严经说的清楚,知恩不报,多遭横死,所以,你怎么可以不供养父母?但是,供养父母也重要,你拿父母钱财去替父母修福,更重要,因为后者替父母增福!如果你能劝父母学佛,那就孝道更圆满了!因此,有些人一看到我讲有些原理,他那个大脑,是僵化的,他不能站在利弊的各个角度看待问题。总之,该礼拜谁,不该接受谁的礼拜,该让谁去礼拜,谁会得到利益,被礼拜的会不会失去利益,这里面的原理,你都要清楚,不能糊里糊涂。
又是一年腊八节,杭州灵隐寺的施腊八粥的习俗,再次引来善男信女。不过我今天要说的,是我十年前的一桩往事。记得十年前的2007年5月底,我晃悠晃悠,就晃悠到了杭州,好多佛友一起;其中某一日,阴雨蒙蒙,整个西湖都只能看清楚近处,远处都在烟雨的迷雾之中。这天,浙大的宋老师提议,带我去灵隐寺逛逛,我一听去灵隐寺,兴趣极大,就屁颠屁颠的跟去了。去了灵隐寺,到了吃午饭时间,那正是旅游旺季啊,寺庙外边给游客吃的餐饮,那叫一个宰人啊,宋老师说,到寺庙斋堂吃斋饭吧,吃斋饭吃过再交点钱就可以了!我说好吧!就尾随一位接待我们的出家师父,把我俩带到了斋堂。到了斋堂,斋饭时间已经过了,有两个年轻的沙弥,正在打扫斋堂。听说我俩要吃饭,两个沙弥说,先问问还有没有饭,一问,还有,黑米米饭,问吃不吃,我说吃啊。带我们来的师父就离去了,让两个沙弥接待我们。这可好,两个沙弥师父说,不要乱跑,你俩老老实实坐在那里,等待,不准说话不准动。沙弥师父有点俏皮,半带玩笑,也半带给我们讲规矩,因为寺庙斋堂都有规矩嘛!我一听,要守规矩,就和宋老师老老实实坐在那里,就好像学生要听课一样;灵隐寺那么大的斋堂,只有我俩坐在那里等吃饭,有点不好意思。两个沙弥师父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就和我俩聊起来了,东南西北的闲聊,我也奇怪,他又不让我们说话,又要和我们聊,我也迷糊了,看来规矩只是说说而已啊,聊就聊吧。聊了一会儿,厨房里面斋饭送出来了,其中一个沙弥师父就用一个盘子端来两碗米饭,我一看,离开座位要去迎接,沙弥师父半严肃半玩笑的看我一眼,说了一句“不准动!原地坐着!”我一想,我一动,又犯规了,因为别处寺庙都是这规矩,我也知道,人家灵隐寺也是这规矩,,我也理解,于是我又老老实实原地坐着!但是我内心那个别扭啊,为啥别扭呢?让出家师父伺候我们?你说这消福多厉害啊?我心里那个不自在啊,我就对宋老师说,我说宋老师,你看咱俩在家人,让出家人给我们端饭端菜,是不是不好啊?是不是损福太严重啊?哪有让出家师父伺候我们的?宋老师也说,是啊,不合适啊!于是,我们就对沙弥师父说,说师父伺候我们,我们不自在啊,我们在家人受不起。话说完了,师父说,没关系啊,你们以后也给别人这样服务,就可以了,不必太拘束这个事情。师父这样说了,算是个开解,但是我内心还是觉得不自在,总觉得让出家人伺候我们是不对的。然后要吃饭,师父说现在不准说话,开始吃饭;于是就吃饭,那个黑米米饭味道很好,菜好像是那种江南很常见的那种空筒菜,味道很清淡,但是很合适我的口感。那几乎是我在杭州呆那段时间,吃过的最美味的饮食了。大家经常去寺庙的应该有感觉,就是寺庙那个饮食,烹调都很简单,使用的作料都很少,但是确有一种特别的香味。少顷,斋饭吃完了,我起身想把碗筷汤匙什么的送到厨房去洗,沙弥师父又把我一指,一句话,坐下,不准动,我来收拾。于是,我和宋老师即老老实实坐着,眼看着两个沙弥师父收拾干净我们面前的碗筷餐具,擦干净桌面。然后又和我们聊了一会儿天,就告诉我们,说如果你们有事,现在可以离开了。总之,从进斋堂到出来,整个过程,都是两个出家师父,伺候我俩,所以,我一出来,就和宋老师说,我说不行,要做一点补偿,放点零钱到厨房吧,就在厨房门口的功德箱放了50块钱。但是还是觉得被师父伺候了,觉得心里不自在。那天在灵隐寺逛了几个来回,被江南寺庙的那种不同的感觉吸引了,灵隐寺有一种奇怪的让人幽静的感受,就是虽然寺庙里面人山人海的游客,但是寺庙的幽静,似乎并没有太严重的打乱,林隐寺真的有那种很奇怪的力量,就是人很多,进进出出,人山人海,但是这个寺庙能给人一种奇怪的感受,就是在人山人海的嘈杂之中,还能不打破那种幽静,这种感觉我以后去了别处很多寺庙,也没找到那种感觉;别处的寺庙,人一多,就闹起来了,灵隐寺不同,人再多,再商业化,寺庙给人的感觉也是幽静的,不令人心烦心乱,这座寺庙就是这么特别;所以,不知道灵隐二字,到底有什么奥秘,大概当时了解了,现在我也忘却了。现在能记得的,除了寺庙的这种奇异的幽静之外,就是记得被出家师父给伺候了一回,被伺候了一回,我内心别扭了十年,那份别扭现在还是没有消失;那份别扭不是说不感恩师父,或者埋怨师父,而是觉得自己不应该让师父伺候。
其实那之前,我也是经常各处寺庙去跑跑,跑好多年,斋堂都有规矩,也知道不准说话,不准乱跑,不准这个,不准那个,可是,人家寺庙是在家人照顾斋堂,你心里没有那么严重的别扭啊!所以会老老实实按照规矩坐在那里!而灵隐寺当时是两个出家师父,照顾我们,所以,你说你不起身去迎接吧,显得我们第一很失礼,第二也不合乎佛教规矩,所以,我一会儿起身,一会儿起身,总想去自己做,别让师父伺候我们,但是你一起身,师父觉得你不懂得寺庙斋堂的规矩。这是当时那个情况。
其实,全国各地很多寺庙,有这种习惯,就是让出家人在厨房做饭,出家人照顾斋堂,出家人照顾在家人的饮食起居,我今天就想说说这个事情。既然象灵隐寺这样的名刹,尚且如此,别处寺院又当如何呢?其实很多寺庙,都是出家人干活,在家人享受,,,,,,这个真的有点不太合适,有点本末倒置。
一说到这个,似乎就又是说人家出家人难道不会管寺庙,还要你个在家人在这里说这些?可是这些问题不说,真的很多时候不是太好,我总是希望以个人的力量,去改变一些不太合适的习惯,因为有些习惯不改变,真的会带来很多的害处。比如下面在这个典故:
又如《顺正理论》说:“诸天神众,不敢希求受五戒者礼,亦不求比丘礼,以惧损功德及寿命故。”
顶礼是这样,让对方出家人或者父母经常伺候你,是一个道理。让出家人伺候你,你损福非常快。我们在家居士,不适宜接受出家人的伺候,或者让出家人为我们奔波付出;之前我有个佛友的佛友,某天站在我家门口等车,因为我家门口是个中转站,这个佛友让师父开车来我家门口接她到寺庙,因为她和我不熟,我很想说她两句,但是我也不方便说她什么,之后我托另外一个她熟悉的佛友转告她,居士如果要去寺庙应该自己想办法去,不要让师父开车来接你,你有多大福报经得起让师父接你?她那个佛友说,你的好意我明白,但是没办法对她说,因为她不可能接受我们的建议,很自以为是的一个人。我说好吧,那我就不说了。大概那个佛友了解她,说她经常让师父帮她做这个,做那个的。结果呢,到了第二年,我佛友对我说,说这个让师父接她的佛友,得了很重的病,都快绝望了。我就对佛友说啊,我说经常使唤出家人,这个损福太厉害了,别的我也没多说什么。后来她是不是康复,我也不知道了,再后来,听说那个佛友让师父发动了本市很多学密的师父,大概有几十个吧,给这个居士做法事,据说病情又好了一点点;但是劳驾这么多师父给她做法事,她是不是给师父做供养,我也不知道,但是据那个佛友说应该很少,也就是说,那个法事,自己付出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付出太多供养师父,又劳驾几十个师父给她做法事;我说啊,这有多大福报这样折腾?真的要想康复,不是让几十个师父来伺候你,你要是真聪明,你应该反过来去伺候几十个师父,那个病自然就好了。所以,和师父在一起相处,人要聪明一点,机灵一点,舍得付出一点,多多避免享受,万不得已受用了一点点,也要立即补偿。
鉴于上文所讲述的,我个人有个建议,我是建议寺庙可以采纳如下做法,一个建议是,可以让厨房和斋堂由在家居士打理照顾,出家人不下厨房;另外一个建议是,如果有的师父觉得寺庙做饭很重要,因为有的寺庙的师父很讲究,你修行不够的,还不允许你下厨房,因为你做的那个饭,带有你的信息,也就是说,带有你的业力,带有你的习气,有的师父很讲究,寺庙里面修行很高的居士,或者修行很高的师父,才让你下厨房!所以,你看妙祥法师以前在五台山,是厨房里的;大家还记得六祖慧能大师,是不是也在厨房里干活?范仲淹那个莫莫堂的典故,观世音菩萨也化身躲在厨房里干活!寒山拾得的典故里面,似乎其中一个也是在厨房干活!佛菩萨经常化身都躲在寺庙厨房里面!我这里一个寺庙,有个老居士辛苦在厨房干活,还精通各种深密的佛理,我猜测大概可能也是个菩萨!佩服的不得了。为啥佛菩萨都爱躲在厨房奉献大家呢?为啥大德都爱安排修行好的人在厨房干活呢?因为这个寺庙的饮食很讲究,修行好的人,做的饭,你吃了很有加持力;业力很重的人,做的饭,师父一吃,居士一吃,影响修行,所以,有的师父很讲究,你修行不够,明理的师父还不准你下厨房。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个人是建议,如果一定要出家人打理厨房斋堂,我建议这一类寺庙,居士不应该在寺庙受用饮食,因为你受用不起;或者如果这一类寺庙,也可以另置一个居士吃斋饭的地方,和出家人的厨房和斋堂分开,居士这边的斋堂,全部由居士服务,不能让出家人卷进来服务,这个不利于在家人;总之一句话,避免让出家人伺候在家人。这只是我个人一点浅薄的建议,也许对有些寺庙管理方面,有一点点小小的参考意义,对一些在家居士如何住庙,如何和出家师父相处,上文应该也有一点参考意义!
吉祥果
2016.01.06
前一篇:修身齐家育蒙童,善理福德最为重
后一篇:《毗沙门天增财简法》回向问题解析
< 前一篇修身齐家育蒙童,善理福德最为重
后一篇 >《毗沙门天增财简法》回向问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