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2017-01-18 12:14:28)分类: 博主原创 |
《庄子》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十年前,我初听曾仕强先生讲《周易》,遂将其讲解视频推荐我一位学周易的好友,以我个人十年前之见解,认为讲《周易》乃至传统文化,讲的最好的,讲的最深入的,讲的最智慧的,当今名士,没有超过曾仕强先生的;世面上大师满天飞,都吹嘘说是占卜多么灵验,易理多么精明,实际不过尔尔,我的眼光太挑剔,至少很多我是看不上眼的;何故看不上眼?因为不过名利之徒尔,学了几天周易,写书卖钱占卦卖钱风水卖钱,而这一流人物,往往又根本不懂周易风水的奥理,他们所讲易理以及传统智慧,讲的过于肤浅,实在不值得浪费时间去听闻。而曾仕强先生不同,我个人认为,将中国传统智慧讲到骨髓里面的人,当今名士之中,没有能超过曾仕强先生的,十年后的今天,我仍然推荐大家多看看曾仕强先生的视频;人生在世,应该多听闻真正的智者开解真正的智慧,而不是去吃市面上那些名利之徒卖给你的周易风水大力丸。
前几天,再次翻看曾仕强先生的视频,看到一段视频的大意如下,因为我现在找不到视频了,但是我凭借记忆应该可以精确复述曾先生的意思: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般的解释是什么?一般的解释是,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实事求是,这叫做真知;所以一般的解释是,你不撒谎;但是如果你这么理解孔子这句话,说明你把孔子看扁了,你把孔子的水平看的太低了,那么,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什么呢?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对方的智慧境界应该能通晓的东西,才给他知道,对方的智慧境界不能通晓的东西,就不该给他知道;也就是说,通俗的说,不需要对牛弹琴;我过去在山东曲阜,在孔子的老家,听到一个典故,典故的真假我不知道,但是觉得很有道理;典故大意说,孔子当时有一个大弟子,在孔子的家门口遇到一个人,这个人穿着一身绿衣服,浑身上下都是绿色的,这个人说,一年有三季,孔子的大弟子不服气,说这种自然界的常识,你都弄错,明明一年有四季吗!那个绿衣人说,明明一年是三季吗!就这样双方争执不下,并且双方打赌,如果谁坚持的观点错误了,就向观点正确的一方磕三个头;正在这时候,孔子开门出来了,大弟子一看老师出来了,就得意洋洋的要老师给双方裁决,他巴不得孔子赶紧说一年有四季,好让那个绿衣人给自己磕头;结果孔子一看,就说了一句话:“一年有三季,你给那个绿衣人磕头吧!”弟子一听老师今天怎么犯糊涂?但是慑于老师的身份,只好给绿衣人磕了三个响头,然后绿衣人喜滋滋的走了;绿衣人走了,大弟子就很不解,马上追问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老师你为什么说一年有三季?”孔子回答说:“他上下一身绿,你没看出来吗?那个绿衣人是个蚱蜢,它春天生、夏天长、而秋天死,它终其一生都不可能见到冬天,所以,在它的境界里面,一年只有三季,这是正确的;你能见到四季,它见不到完整的一年四季,它只能见到三季,你为什么要和它争呢?”学生一听,恍然大悟,不由得佩服孔子的境界。所以,《庄子》也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笃于时也;因为夏天的虫子见不到冬天冰冻,它就死了,你和夏虫说冬天的冰雪世界,它怎么可能接受并且理解呢?(特别说明:上文中“对牛弹琴”一句,并不是曾先生原话,是我为了增强大家理解,我个人添加的粗鄙之语。)
上面说的是孔子,庄子的智慧,那么,佛法里面呢?佛法里面,你看,释迦佛说法,给人天乘的人说人天善法,给声闻乘的人说声闻法,给缘觉乘的人说缘觉法,给大乘人说大乘法,给密乘根器的说密乘法;现在我们看到,南传巴利语系的佛教徒,不接受北传大乘的思想,北传大乘的不屑于南传小乘,但是北传大乘的一部分弟子,又认为密乘的思想不能接受,比如现在诽谤藏密的,又是一部分人;所以,你对对方说法,也要看对方根器,不是那个根器,你对他说法,不但没有利益,对方一诽谤,反而对对方有害!所以,你看《法华经》里面讲,一乘法才是究竟,但是为方便利益众生故,要说三乘教法,甚至别的地方有的说五乘教法,甚至密乘宁玛教法,还有九乘佛法的判教;所以,《法华经》里面那个《药草喻品》里面说,天雨遍澍,花草树木各自依照根器大小不同,而吸收水份;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众生也是各依根器而得到利益;如果对不是那个根器的人说那个法,因为不相应,那个人就不能接受,为什么呢?因为类似于给夏虫说冰,给三季之蚱蜢说四季之轮转,对方不是那个根器,你不必要给他说,说了也是白说,搞不好对方还会诽谤。所以,佛给众生说法,高僧大德摄受众生,都是观察对方根器机宜,契合其根器的说法,对机说法,这样对方才能得到真实利益,夏虫不可说于冰,其实佛法里面,处处都在使用这种智慧。因此,我经常说,圣贤的很多道理,都是互相相通的。你能把中国传统文化摄引到用来解释佛法,这个是可以的,有助于大家理解佛法,传统文化可以为佛法服务;但是大家也知道,我之前非常反对很多传统文化的讲法,他们也讲传统文化,但是逐渐的,他们把佛弟子弄成道教徒了,把出家人弄得还俗去了,这样的弘扬传统文化,恐怕是舍本逐末,不成其利,反成其害。摄俗入佛,还是摄佛入俗,这是佛弟子弘扬传统文化需要注意的方向性的根本问题,而且需要相当的技巧。
《周易-系辞》里面,孔子有一句注解,是这样说的: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关于保守秘密,保守机密,其实也适用“夏虫不语冰”的方式,该保密的人,你要对他保密,你不保密,最后那个事情,不但会失败,可能还会带来严重的危害。所以,庄子说,夏虫不语冰,是因为夏虫不知冰,故不语也!可是,如果我们仅仅被庄子这句话束缚住,我们就误会了庄子,此话怎讲?我们反过来思维,夏虫不知冰,故不对夏虫讲冰,那么,反之,是不是冬虫知冰,我们就一定要对冬虫讲冰呢?这个也要察其利害,具体权衡,也不是那么机械的,那么教条的。比如说,对方是一只冬虫,啥都知道,有的秘密你泄露给冬虫,害处是不是更大呢?比如让美国知道我们原子弹的数据,知道我们核潜艇的数据,美国是不是冬虫?当然是,你给他知道这些数据,对你有没有害处呢?当然是有害处的!所以,我将庄子这句话辩证一下,如下:夏虫不可语于冰,笃其时也;冬虫或更不可语于冰,增其害也!冬虫亦或更可语于冰,增其利也!权衡利弊而为也!通俗说,就是知识越多越反动,本事越大越害人,所以,冬虫也不一定可以尽语于冰,都要察其利害而做决断。我们学习先贤的智慧,不能被先贤的思想束缚,先贤本来不想束缚我们,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束缚自己,所以,先贤的智慧,我们都要辩证看待。
我有一佛友,很亲近,两家来往也多,我们彼此经常有经济往来,或者偶尔他在我这里周转资金,或者偶尔我周转他资金,有时候,我们捐钱做功德,如果是捐少数资金的,他给他老婆也知道这件事,如果是捐的资金量比较大,他就对我说,这事一定保密,不能给他老婆知道,我就问为啥?他说,如果他老婆知道捐这么多钱,一定和他闹。他老婆是个小财可以捐了修福,大财舍不得的人,所以,他要对她保密;我听了,会心一笑。所以,夏虫不可以语于冰,爱财之妻亦不可语于财。你说他要是对他老婆说,捐了几千上万做功德,她老婆跳起来骂他不说,还诽谤三宝怎么办?
又如很多师兄背后给我信息,希望我多宣传咒语,而我又偏偏总是劝诫大家修福以拜佛为主,我很少推荐咒语,之前我也说过原因,不是咒语不好,咒语太殊胜了,我希望每个佛弟子都能修持咒语,在修持咒语的过程中获得各种世间出世间的利益,我内心本身是这样的动机;但是呢,实在讲,很多人学咒,真的只是一个笑话,我不是说他们得不到念咒的利益,他们可以得到利益,但是得到的利益很肤浅;以大悲咒为例,大悲咒如果你生疑心,这个咒语念诵就不会深入灵验,仅仅只会在阿赖耶识落一点未来解脱的菩提种子;更何况很多佛子连五辛酒肉淫欲心,这些都控制的不好,甚至很多人,五戒十善都做不到,这些人念诵大悲咒,就算数量很多,也得不到深入利益,有时候真的是空耗时间;还有一部分人,他在念咒期间,持戒严谨,得到咒语的利益,但是过一个阶段,念咒者又不好好持戒,五辛酒肉又开始了,这样一来,之前获得的咒语利益,又会逐渐退失;所以,很多人不晓得念咒虽然很殊胜,但是要求的条件是相当严格的,如果你达不到咒语三昧耶本身的要求,咒语虽然念了很多数量,却意义并不大,甚至浪费多年时间,咒语也未必获得成就,《苏婆呼童子请问经》说过这些事。咒语并不是说单纯依靠数量多就可以成就的,它有严格的基础要求。因此,我宁可推荐基础不牢固的师兄,你如果修福,你还是以大礼拜拜佛为主,专一礼拜本尊为主,拜佛不管你什么基础好坏,甚至不管你是否皈依了三宝,你每礼拜一次,就有得到礼拜一次的福报,也就是佛经说的,功不唐捐;但是咒语这个不一定,你念咒的基础如果不牢固,你的身口意不符合咒语对应的三昧耶,这样一来,你就算念了二十年某个咒语,大概和你念了两个小时也不会有太大区别;很多人不明白这个咒语的原理,因此浪费很多时间在咒语上,有你用这二十年时间,你老老实实每天大礼拜本尊一千拜,二十年你就是大福德之人了!所以,我劝大多数人修福,你还是应该以拜佛为主,我这么劝,也是夏虫不可以语冰(我自己也是夏虫);但是对于持戒很好,五辛酒肉淫欲心控制很好的,而且没有疑心的,而且菩提心修的比较好的师兄,他修持咒语就容易成就。因此,大多数人,基础不具备,念咒很难获得悉地,比如大悲咒成就,就公开的资料来看,近代现代的法师里面,修持大悲咒成就的,公开的资料证实的,我个人只看到金山活佛算一个,还有博客提及的古月禅师,他们两位大德大悲咒成就,其中古月禅师还以拜佛为修福方式,这是公开资料看到的,可以证实是大悲咒成就的,也只听说两位大德;其他虽然到处都在说念大悲咒得到什么治病感应,得到什么利益,其实这些稍微入门一点的感应,大多数人都有过,你念你也有,这都是小意思,但是要深入的获得大悲咒成就,那个就要有深厚的戒律基础和菩提心,还需要其他禁忌做的很好,还要求不可以有一点点疑心,还要求要至心念咒,所以,其实念好大悲咒,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其他的一些咒语,也有类似的基础要求。可能听到这里,大家又以为我遮止念咒,这又是你误会了,我鼓励能够把上述基础部分做的很好的师兄,是完全可以修持咒语的,这样修持咒语成就很快。所以,各自依照自己所处的阶段,正确抉择自己当下的阶段应该奉持的法门,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假定我们现在是一只夏虫,随着修行,寿命延长了,我们可以过冬,是不是我们夏虫也可以知道四季呢?夏虫也可以知冰呢?这是一定的,佛法的积极意义就在这里,就是可以进步,可以提升,可以升华的,不是说夏虫永远是夏虫的,这是佛法的积极之处;所以,暂时不适合念咒的师兄,要逐渐的建立念咒修持的基础,从而逐步步入念咒修行的高速公路,以期快速获得各种世间出世间的成就,这才是我博文的积极意义所在,并不是我遮止大家念咒,这是严重的误会;当然,对于很难将念咒的基础建立起来的绝大多数师兄,你还是老老实实花几十年,以大礼拜拜佛拜一辈子,你不会吃亏,等你拜佛到了一定的程度,你自动就会知道念咒的这些内在的原理,自然也会最终趣入陀罗尼成就。《菩提场说一字顶轮王咒经》说过这个道理,念咒也要有大礼拜的福报支持,你才容易咒语获得成就;所以,大礼拜拜佛,适合绝大多数普通的佛弟子积累福德资粮。
可能大家还记得,我前年和胜妙罗网竹贤师兄的矛盾,之前我也说过,我说他呢?讲个孝道,就是讲,你财物供养父母,你礼拜父母,这个就是孝道了;我说师兄你说的也不错,你这样孝顺父母虽然是对的,但是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孝道,那就是把父母钱财拿出去修福,因为你大数量的大礼拜父母,或者大量的奢侈享受供父母过度的享受,这也折损父母福报的;所以,虽然供养父母很重要,偶尔礼拜父母也可以,但是取父母财物替父母修福更重要,因为前者是父母享受消福,后者是替父母增福,意义完全不同;关于大礼拜父母,其实父母是损福的,如果希望父母得到福报,应该是让父母拜佛,而不是子女去那样拜父母,那样对我们子女有利但是对父母不利;结果呢,竹贤师兄一看到我这些说法,马上就提醒大家要小心我,对我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似乎我成了妖魔了,我邪见了。可是竹贤大德只看到孝道之中子女得到福德利益,他只看到子女供养父母得到利益,他只看到子女礼拜父母得到利益,这个仅仅只是子女得到利益,而竹贤大德并没有看到父母是不是在这个过程中是否也得到利益呢?你只看到施者得到利益,你是否看到受者失去利益呢?你只看到供养的一方得到福报,你是否看到得到供养的一方随着享受消减福报呢?所以,我提出供养是可以的,但是大量的礼拜父母完全不必,除了逢年过节以及必要的场合,礼节性的礼拜父母,就可以了;平时完全不需要象有一些师兄,每天拜父母几百拜,我说这是何必呢?你有那个时间拜父母,不如你去拜拜佛,父母还能分七分之一你拜佛的福报呢,而你去拜父母,不过是肥了自己亏了父母。但是竹贤大德听不进去这些意见,他觉得这是邪见。他只敢站在施者的角度看利益得失,他不敢站在受者的角度看利益得失,一个佛教徒,连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的胆识都没有,甚至还要限制别人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的思维,不允许别人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他不允许我站在受者的角度讲孝道,不但不允许,还开始抨击我;所以,你说我如何去尊重他呢?一只夏虫只不过换了一个角度看了一下问题,就要受他的贬低抨击?更何况,《天请问经》已经有圣言量依据证明了,受者是失去利益的,就连圣言量印证的知见,他都不敢承当,他死死的只知道站在自己当儿子的角度的利益得失去奉行孝道,他没有勇气换位到父母的角度去衡量被供养被礼拜的利益得失,,,,所以,这是他思想的偏狭之处,不敢将心比心,不敢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我也不好意思说他是不是夏虫,因为我说他是夏虫也罢,说他不是夏虫也罢,其实都并不仅仅只是他一个人的问题,也包括我自己,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一定程度上的夏虫,也并不仅仅是竹贤师兄,包括我们自己,甚至包括没有成佛的一生补处菩萨,一定程度上都有认识上的局限。总之,一个思想开阔的人,一个心胸宽广的人,一个智慧开明的人,一个心态健康的佛教徒,是完全能够随时切换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的,佛法从来不局限我们的思维,也不局限我们的见解,恰恰相反的是,佛法是随时开放我们的内心的,佛法是随时解放我们的智慧的。很多佛友和我说,佛教规矩太多,五辛酒肉全要戒,五戒十善,菩萨戒,密乘戒,甚至连女人都不能碰了,这日子没法过了,学佛规矩太多;其实学佛的规矩,是通过身口意行为上面的约束,最终要解放我们的内心,解放我们的智慧的,不是束缚我们的智慧的,但是很多人,最后被佛法把他弄得束缚住了自己的内心,自己把自己弄成了一个心灵囚徒,或者精神囚徒,他整个精神,他整个智慧,都被束缚住了,他的智慧没有全方位的开放,因此,他只能局限于某个角度,不敢全方位的理解佛法,这就是心量没有打开的表现。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换无数个角度看问题,不仅仅世间法是这样,不仅仅科学是这样,佛法也一样,何必学佛学的那么小心眼,只知道儿子在孝道中的利益得失,不知道父母在孝道中被孝顺时的利益得失?只知道站在儿子的角度讲孝道,不知道站在父母的角度讲孝道?之前我说过,报恩、还债、消福,这三个东西本质是一回事,只不过角度不同!我说过吧?恩、福、债,本质是同一个东西,角度不同,故而给予的名词不同,但是本质是一,这个我以前也说过。很多人就是不能切换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所以,他不知道恩、福、债是一回事,他不知道报恩、还债、消恩人福本质上是同一件事。所以,夏虫不可语于冰,对于不能切换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人,不能换位思考的人,也可以视为夏虫之一种吧。苏轼尚且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换位思考模式,我们佛弟子,居然把自己的思维和智慧,局限到某一个狭窄的角度,不敢切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这难道是佛陀教导我们的智慧吗?显然不是!佛是要解放我们的智慧,而不是束缚我们的智慧,我们为何不敢换一个角度呢?更何况,前面说的,施受双方利益得失的依据,《天请问经》已经有圣言量的印证,是正确的,正确的换位思考所得到的知见,佛已经有金口圣言印可在先,如果你连这样被印证的换位思考,你都不能接受,你还能接受什么呢?
本质上说,我们每一个众生,我们都是一定程度上的夏虫,但是我们每一个夏虫都可以提升自己,夏虫不可以永远做夏虫,所有的佛弟子都应该有这种信心,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境界,我们可以逐渐的从夏虫变成四季虫,还可以从四季虫变成百年虫,甚至逐渐的,我们可以知道世界之成住坏空,乃至逐渐的,我们证悟不生灭的寂灭自性,证入无量寿,,,,,,,,整个佛法修证到成佛的全过程,就是不断提升自己境界的过程,不断的让各种夏虫变成四季虫的过程。
愿一切如夏虫般局限狭隘之自他众生,悉皆早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才是彻底不做夏虫之究竟!
吉祥果
2017.01.19
前一篇:耶律楚材对众生的恩德
后一篇:聚集福德相关陀罗尼
< 前一篇耶律楚材对众生的恩德
后一篇 >聚集福德相关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