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4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惠能没伎俩,不作善护防

[复制链接]

1785

主题

3634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09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6-7 12:0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若有人问:果兄,你不是说九十九度不能少吗?怎么批“善护念是金刚经核心说”时,又说不要“时时勤拂拭”?吉祥果:譬喻而言,如薪燃火,薪尽之时,火亦俱灭,薪火两空。以烦恼薪,燃智慧火,亦复如是,烦恼智慧,两俱归空。执于燃薪,不令薪火俱空者,烧锅炉是负责的,悟道是没用的。禅门说“空手把锄头”,其实手也没有,锄头也没有,执着二有,当农民可以,参禅不行。神秀时时勤拂拭,正落在此处,拿块臭抹布,天天擦镜子,不晓得虚空粉碎时,抹布和镜子,都要丢掉,二俱不实。惠能锐利,以无一物偈,破神秀病根,正在此处。《金刚经》所言,乃薪尽火空,直捣般若,薪火俱尽,无法无式,故言无有法得三菩提。因之,于此处立“善护念法”,不令薪尽火空,终不得般若。也如神秀,最终一跃,若不丢掉抹布和镜子,只能做个清洁工,毕竟不是禅者。燃薪烧水,也复如是,薪燃尽,火烧尽,水蒸发尽,三尽俱空。不说之前烧水九十九度无用,也不说蒸发之后还有九十九度,乃至百度,三俱尽空,九十九度或百度,又在哪里?有人辩曰,南先生说“善护念”,是善护“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并不违此!吉祥以为,既不违此,你善护什么?念又何在?既不取相,作善护念相搞什么?你自作多情,一发心善护,立非般若了。《坛经》六祖说,惠能没伎俩,《金刚经》说,无有法可得,二义俱一义,就是要销毁“标月指”,但你还在执着标月指、臭抹布、破镜子、善护念法,动不动爱搞个“伎俩”出来,要善护念这个,善护念那个,动不动要擦镜子。般若类经典,不是那种讲法,讲得了就讲,讲不了别讲,但不能误人子弟。善护念用在别的阶段,是对的,用在《金刚经》《心经》这个“般若阶段”,是错的。听说有人,要与我辩论,窃以为, 不劳辩论,当来自知。(吉祥果2022.06.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7

帖子

30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5
沙发
发表于 2022-6-7 12:48: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善护念”是金刚经的核心?《金刚经说什么》里面有这样说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4

帖子

127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75
板凳
发表于 2022-6-7 15:3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琉璃水水 于 2022-6-7 15:39 编辑

感觉果师兄说的是博士等后阶段。
有人是小学,初中阶段,去讨论博士阶段。
不知该说什么好?
我是幼儿园前的吃奶粉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3

帖子

76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5
地板
发表于 2022-6-7 15:44: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赞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7

帖子

33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7
5#
发表于 2022-6-7 20:47:55 | 只看该作者
论参话头 观心

        参话头,人们往往把它狭义为参“念佛的是谁”,然后边念佛号边想念佛的是谁,或者念后再思考这是谁,这其实不是参话头,而是参话尾。对四念处熟悉的修行者会有这样一个体会,那就是我们做任何事,都要首先起念。我们的念头也是这样,当你观念头(话头)的时候,先有要观的作意,如果没有这个要观的作意,你是根本不可能看到念头的,你将跟着感觉走神。所以,真正的参话头,是看念头产生前的那个状态,那个暂时无念清明的状态。如果能持之以恒的参话头,你会使自己证入念头暂时不产生的心一境性,这仅仅是禅定的心一境性,还远远不是如来藏。

        观心,人们往往理解为观念头,也就是注意念头的产生,不迎不随,使自己处于那种无念的清明状态,这其实不是观心,而是止心。在佛教“止观”学里,止的目的是为了得定,观的目的是为了生慧,这就是“止以得定,观以生慧”。因此从结果来看,人们平常的观心其实是止心,只能得到无念清明的心一境性禅定状态,而不会生慧。那么观心究竟是什么呢?妄心本无,故不需要观,因此只能是观真心。而真心其实是无观的,因为真心是一种自在状态,不攀缘,不可能自观自。因此,只能是用妄心来培养自己的大悲心(相似),借假修真,借假证真,从而与真正的大悲心也就是我们的真心相应,从而证入如来藏。也就是说,真正的观心是时刻让自己处于一种深深地悲心状态,用大悲心去衣食住行、行住坐卧,用大悲心去待人接物,随时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大悲心上,而不是所缘境上。因此,时刻检查自己是不是处于大悲心状态才是真正的观心,因为大悲心能生慧,这就是“观以生慧”。

        一个人如果真正证入如来藏,他会发现,其实证入如来藏非常简单,根本不需要那样辛苦地去坐,只要有恰到好处的合适的凌厉的教学手段,就可以让你一下子证入如来藏,这就是祖师禅的伟大之处。

        由此可见,今天禅宗的参话头,观“念佛的是谁”,其实根本不是原汁原味的禅宗,而是按部就班的如来禅,走的是因定生慧的道路。这也是今天禅宗师资力量缺乏所导致的。

禅宗的大德,往往会用狮吼棒喝等手段让你一下子断掉思维的相续和分别执着,从而证入如来藏,很显然这是在“破妄”。

而佛陀在《心地观经》告诉我们的“观心”法门,是在“立真”。

一破一立,让不同根基的学子从不同的途径证入如来藏,最后达到“真不立,妄本空”、“不断妄想不求真”的任运腾腾。
(清凉月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7

帖子

33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7
6#
发表于 2022-6-7 20:57:41 | 只看该作者
观心解脱与观心常见的几种错误
(清凉月老师)
        佛陀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上说:能观心者,究竟解脱。

        为什么不向外求呢?佛陀通过自己的实证,发现心外世界皆是梦幻泡影。这一点和现代科学相合。爱因斯坦通过公式推导出:物质、时间、空间是人们的错觉。既然心外万物皆是空幻,当然向外求就毫无意义了。因此,真正学佛人要严格遵照佛陀教诲,通过观心获得根本解脱。认识到佛学是心地法门,是研究心理状态的学问,这是学佛的关键。

        佛陀教给我们观心法门,学佛人也的的确确在认真观心,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观心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错误,较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误把观缘作观心: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初学佛的人身上。由于刚接触佛教,了解到我们的心散乱,因而认为培养专注力就是观心,所以就把心专注于所缘境上。这其实是观事,是观景,而不是观心。观心是向内观,而不是向外看。

        2、将心灭心:这些人通过对经典的初步学习,知道我们的痛苦是妄心、是念头用事的结果,但因为对理论了解得不够透彻,所以认为只要灭掉念头就可以得到解脱了,又因为用心过猛过死,把思想压得死死的,往往也能达到不起念头的无思维状态。这种现象在学佛的居士中非常常见。比如他们常说:要做活死人。好像对任何事不思不想就是修行。《六祖坛经》里面的卧轮禅师就是一个例子,他说“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就是鲜明的写照。

        以上两种情况正好可以做一个比较。第一种情况因为过分专注于所缘,用心过死,会出现大师们说的那种“死水不藏龙”的境界,那是一种清明的境界,如果没有外缘破坏这种清明,往往无法开悟。第二种则恰恰相反,由于心无所缘,灰心灭智,结果往往堕入细昏沉,死后入畜生道或成为人间傻子。从表象上来看,第一种情况下,修行者下座后精力充沛,目光如炬但不灵活,行住坐卧都心在所缘,对其他事情心不在焉。第二种情况下,修行者下座后身体沉困,昏昏欲睡,目光呆滞,注意力不集中,神情漠然,对任何事情都很淡漠。这种人在今天的学佛人中非常多见,你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终日傻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效率不高,甚至有答非所问的现象。这种人容易内向自卑,学佛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逃避。

        3、将心求心:这种人学佛已经有一定基础,知道应该断念头,同时也踏踏实实在实修实证,但在断念头的时候总希望不要起念头,因而无意间产生了一种追求“静”这种念头。由于执着的追求“静”,也能使其他念头不起,产生一种清明的境界,使人精力充沛,精神愉悦,此外,由于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开天目,他很轻易地就能看到非常美好的自然风光,那是人间任何美景都无法比的。由于经常处于这种境界,他的气质往往超凡脱俗,别人赞叹他,他也会因此而沉醉其中,认为这就是开悟了,其实这是一种“静妄”,这种人死后就往生到这种境界,虽然很美好,但无限风光只有他一个人在欣赏。

        4、将心待心:这种人也的确在实修实证,而且有一定功夫,他能清楚地看到念头和念头之间的距离,但由于过分执着于断念头,因此紧盯着念头的生起,就像猫捉老鼠,总在等着念头升起,以便再一次放下。由于这种执着的等待心的存在,使得念头总也除不完,虽然他功夫做得很好,甚至能使念头之间的距离能延长到几十分钟、几个小时……,但令他苦恼的是念头怎么也不会完。这种人离证入如来藏仅有一步之遥,是非常了不起的。在小乘人中,这种情况比较多见。

        不正确的观心大概有这几种,那么什么是正确的观心呢?正确的观心要始终立足于大悲心,因为这是我们真心的体。他始终注意于自己的大悲心,当念头出来时他用大悲心轻轻放下,不随念头跑,继续培养大悲心,当念头越来越少,由于大悲心的深厚,使他能发起“无我”心,由于“无我”心的发起,念头再也不出现了,他终于证入如来藏,获得了根本解脱。他从此明白了什么是“无我”,什么是“心动”,什么是“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什么是“烦恼即菩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2-9-7 19:03 , Processed in 0.14379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