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7153|回复: 5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想塑造事物的能力与福报大小成正比

[复制链接]

1748

主题

3579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8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09:4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观想塑造事物的能力与福报大小成正比
======================
曾经有藏地的某些仁波切的开示中这样讲过,观想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比如藏地过去某某人总是观想自己的头上象羊一样长出角来,结果最后观想纯熟,就真的长出角来。我相信大家看过这一类讲解意幻供养的开示内容,里面大致上都会提及这一类通过观想塑造事物结果的案例。诸位经常参学藏地各种开示的仁者应该对此并不陌生。

又曾经从欧美舶来一种所谓的“吸引力法则”,就是通过观想或者想象自己所希望的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未来结果的每一个细节,最后这些观想的过程或者结果总是会在未来变成现实,简言之,就是心想事成。吸引力法则曾经是互联网上令人趋之若鹜的一种“教外别传”,甚至至今这种法则的推崇者也并不少。但实际上这种法则的执行者中,只有极少部分人获得了“心想事成”,而获得心想事成者中又有大部分人是因为巧合,而只有极少部分极大福报者真正因吸引力法则的观想而影响了事物的未来结果。

本文为了讲明白另外一种重要原理,暂时回避关于身口意三密之心密观想的三昧耶原理,单纯只论另外一种角度的另外一种原理,也就是福力和心力是一不是二的道理。无论是藏地的观想塑造事物结果,还是“吸引力法则”之心想事成,佛教的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就是佛教的“一切唯心造”法则。欧美人剽窃这一法则并且展开部分应用,就说这是什么“吸引力法则”,而中国明朝的王阳明剽窃这一法则,欺世盗名装神弄鬼地假装自己龙场悟道,然后重新给“一切唯心造”包装了一个名字叫作“心学”。其实,所有这些东西都来自同一个源头:佛教万法唯心的学说,也即一切唯心造的学说。

藏地的某些仁波切会告诉你,说这是因为观想纯熟、心力集中所以才会“观想成真”。西洋的“吸引力法则”会告诉你,说这是因为强烈期望并强烈想象所有愿望得到实现的细节,因为意念集中,所以最后“梦想成真”。而王阳明的心学会告诉你: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现代量子力学又告诉你:观察造就实相。于是乎,藏密、禅宗、吸引力法则、阳明心学、量子力学,似乎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似乎我们只需要在那里整天做黄粱美梦,一切美梦就一定会成真。

吉祥要在本文郑重提醒所有人:

藏密所谓通过观想之力量即能改变和构造现实之说,吸引力法则执想成真之说,量子科学观察造就实相之说,这的确是心力影响现实的道理,但完整地说,这是受心和心所驱动的能量共同作用,才能够以心力直接塑造现实。而几乎所有佛教徒在没有看到吉祥本文之前,都会误以为,任何一个人的心只要静定下来,只要善用观想,都能够靠心力塑造未来,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事实的真相是,必须心力之愿力引导和心力所驱使的福德能量双重推动,才能心想事成,二者缺一不可。可是大多数人误以为心和心所驱动的能量是分开的,而不知道二者是一体,不知道心物一元,不知道心福一元,不知道心与能量一元,不知道福报越大则心力越强,于是心力塑造现实世界的力量越强。由于不同众生的福报大小不一,于是导致心力可以驱动的能量强弱不同,因此通过观想的力量影响现实世界的力量大小也不同。其实,衡量心力大小的唯一应该被量化的标准是:必须要看受这个心力驱动的福报有多大!受心力驱动的福德能量越大,则心力对现实世界的构造、推动、影响力就越大,反之则越小。这一原理在物理层面也是成立的,比如:能量越大,可做的功就越多!能量越小,则可做的功就越少。大抵上诸多佛学家,在讲心的时候只会去讲那个非常抽象的“心”之概念,他们把心和空性都关联起来了,把心和清净与烦恼都关联起来了,把心和不生不灭都关联起来了,但是,他们极少会把心和心所控制的能量关联起来。简言之,就是他们极少会把心和被心力驱动的福报关联起来。他们以为福报是福报,心是心。于是乎,此类人夸夸其谈谈了一辈子心性,临终了了,还是不知心为何物,但他们却自以为知道,并且还被不知情者奉上圣人宝座,比如王阳明。

或许一直关注四五年前吉祥文字的老读者还记得,我曾经对于佛教的“福德”有一个定义:佛教之福德就是物理所谓之能量。我又曾经对修福有一个精确定义:修福就是把不受自己心力和愿力控制的能量变成受自己心力和愿力控制的能量的过程,叫做修福。并且我还引用了福报可被回向、可被咒愿的经典依据,以此来证明权属于自身的福德能量具有可被自我心力和愿力驱动的特定属性,反之,非属自身的福报则不受自我愿力和心力驱动。

一直关注最近四五年吉祥文字的老读者还记得,我在《意识与能量受控程度之关系》系列博文中,所阐述的心与心所控制能量的关系。

大抵上来说,我们佛学家们,一谈起来佛教的“心法”就必然会说“心外无物”,于是乎就将心谈心,而绝对不谈物质世界。甚至他们宁可大谈特谈心法和空性的关系,也不敢去谈心法和万有的关系,似乎一谈心和物质世界,一谈心和宇宙的关系,一谈心和万有的关系,这就玷污了他们佛学家的虚荣。而殊不知,心即万有,万有即心,物质即心,心即物质,宇宙即心,心即宇宙,法界即心,心即法界。并不是什么心外无物,而是心就是物,物即是心,心理就是物理,物理定律就是心理定律。可惜绝大多数的佛学家,他们特别怕将心和物质宇宙之实有关联起来,但他们又特别喜欢将心与“空性”关联起来,这一点从古今汉藏的各种开示可以看出来。所以,似乎一谈心性,就是自性本空,无关万有。殊不知,真正的正知正见是:于自性本空中建立万有,空和有是一体两面,根本不矛盾。不然《般若心经》何必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色法的宇宙和其自性本空本身是一体两面,是一回事的两种表现。佛学家们,大抵上都执着于《心经》的“是故空中无色”但却不知道“空不异色”,他们在逻辑上误以为既然前者成立必然后者不成立,殊不知二者圆融无碍。

我讲了上文一大段心与空、有二见的关系,心与色、空二见的关系,我什么目的?我不外乎想告诉大家,心,并不只关乎自性本空,心,还关乎自性万有!我不外乎想告诉大家,证悟“自性本空”和证悟“自性本有”是一回事,但半罐子们大多数以为这是两回事,这在一些开示中,可以看出端倪。吉祥反问,如果自性本空,就是空无所有,《坛经》中六祖为何这样讲: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如果自性本空,只是空无所有,六祖的“何其自性本自具足”如何解释?所以,奉劝那些不明白“自性本空”和“自性本有”是一回事的人,奉劝那些不懂得“色即是空”的人,还是要好好理解这些东西。海内海外,有这么一类的高级知识份子,他们喜欢阐释藏传的“大中观空性见”,特别喜欢所谓“排斥一切万有的绝待的空性”,他们偏执一端的以为,自性只能本空,自性不能本有,他们不知道一切万有都从空性中生发,不知道这个空有互动的关系。所以,他们不可能理解自性本空、自性本有实际是一回事,而不是两回事,他们也难以理解《心经》的“色不异空”!

好了,既然自性的空和有,实际是一体两面,而并不是空无所有,那么,是不是心对物质世界一切万有的影响力,一定和某种“万有”物质能量或者福德能量相互关联呢?答案是显然的!比如依据阿育王相关传记:阿育王以至诚心进修增益福报,最终是以福报降伏龙王,但是众所周知,阿育王在福报不足时,就算他“心中很想很想很想”降伏龙王,但是龙王却根本不鸟他,对不对?所以,这就证明,没有强大福德能量支持的所谓“心力观想”是不会有“心想事成”之结果的,因为没有足够能量支持的做功是不能达成做功效果的,因此,最终促成阿育王降伏龙王之结果的,是阿育王的“心力”驱动“心力所御的福德能量做功”而达成的,而并不是单纯依靠“心力愿望”或者“心力观想”而达成。也就是说,这里面有足够的福德能量参与了心力驱动的做功,才实现降伏龙王的愿望,而并非阿育王仅仅依靠和福德不关联的所谓“心力”观想,就实现降伏龙王。可是所谓吸引力法则提倡的正是单纯依靠心力观想达成,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心力所控制的那些福德能量的做功对观想效果的影响。也就是说,吸引力法则并非全是迷信,但是,这个法则只对拥有强大福德能量的人才会观想生效,因为观想者的福报可以作为能量来源驱动所观想愿望的达成,但无福者使用吸引力法则观想无效,因为没有足够的能量驱动做功去推动那个愿望达成。事实就是这么简单。因此,不管是剽窃佛教心法的“吸引力法则”,还是剽窃佛教心法的“阳明心学”,都只是剽窃了一些佛教心法的皮毛,真正究竟的佛教心法,还是要精进研究佛教经律论三藏,才能得其要旨。今天这个末法的迷信时代,什么真真假假、半真半假的水货,都在为了谋财而到处兜售古代的、现代的、东洋的、西洋的各种心灵鸡汤,你如果没有一点择法眼,很可能就会被迷惑。

除上述阿育王公案之外,我们还可以列举《大唐西域记》的案例来做一些解析:王城西北二百余里至大雪山。山顶有池。请雨祈晴随求果愿。闻诸先志曰。昔健驮逻国有阿罗汉。常受此池龙王供养。每至中食以神通力。并坐绳床凌虚而往。侍者沙弥密于绳床之下攀援潜隐。而阿罗汉时至便往至龙宫。乃见沙弥。龙王因请留食。龙王以天甘露饭阿罗汉。以人间味而馔沙弥。阿罗汉饭食已讫。便为龙王说诸法要。沙弥如常为师涤器。器有余粒骇其香味。即起恶愿。恨师忿龙。愿诸福力于今悉现断此龙命。我自为王。沙弥发是愿时。龙王已觉头痛矣。罗汉说法诲喻。龙王谢咎责躬。沙弥怀忿未从诲谢。既还伽蓝至诚发愿。福力所致是夜命终。为大龙王。威猛奋发。遂来入池杀龙王居龙宫。有其部属总其统命。以宿愿故兴暴风雨。摧拔树木欲坏伽蓝。

为什么沙弥欲杀龙王,恶念才起,龙王即头疼?既然沙弥有恶念恶心于龙王,我们就应该视为是沙弥之恶念导致龙王头疼,可是,为什么《大唐西域记》原文却说是沙弥以恨师忿龙,但却是用自己福德力令龙王断命令自身为王?而不说沙弥以“心力”令龙王遭遇这一切?很显然,福德力才是心力推动愿望实现的关键,没有福德力推动,心力所愿只是空谈!尽管这里只是恶念驱动福德力作恶,但原理是一样的,就是离了福德力驱动做功,无论善恶的一切愿望都不能被驱动达成!因此,千万不要抛开福报谈心力!不要脱离福报的驱动来空谈求愿,无论愿望善恶!重要的事情,讲三次:千万不要抛开福报谈心力!千万不要抛开福报谈心力!千万不要抛开福报谈心力!

总之,对于那些不屑于修福,而动辄空谈心性者,空谈心学者,空谈心力者,空谈量子力学观察造就实相者,恐怕他们所谓的心力也不会有什么力量,愿望也不会因为观想而达成,因为他们没有心力所御的能量做功来推动愿望实现嘛!

所以,诸位要有一个基本的正确判断:修福兼修心,才是正见!不修福而空谈修心,不修福而空谈观想成真,不修福而空谈吸引力法则“幻想成真”,不修福而空谈心学,不修福而空谈量子力学之观察造就实相者,都是自欺欺人!无论其在佛教界的地位多高,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成就多大,都是如此。一切唯心造的前提是,即心即福,受控于心力和愿力的福德足够达到某一量级时,才能驱动某一愿望之目标实现,受控于心力和愿力的福报达不到某个量级时,你的所愿则不能实现,因为没有足够的能量做功去驱动那个目标实现。

世界上最笨的笨蛋,就算不信佛法,你也应该相信物理学的基本常识:没有能量做功推动的功效不能实现,同理,没有福德能量推动的“观想所愿”又怎么可能心想事成?

本文所讲的道理,乃至列举的事实,都是过去六年中讲解过多次的,今天只是再次重复而已。如果你认为吉祥过去没讲过,这是新东西,那只能证明你过去六年不是我的读者。


好了,不多说了,我写作本文,只是希望大家对于“心力观想”与“福德能量”的关联性,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不然的话,诸位总是将心性和空性关联,而不敢将心性和万有关联,不敢将心性和福德能量关联,若如此偏见,则你的知见一定会走入错谬!

修心不修福,必然导致“有心无力”的结局!而世界上一切“有心无力”现象的本质,就是有心无福、有心而无能量驱动去做功。如果有心无力,有心却无能量做功,你所谓的吸引力法则的观想成真,显然不能达成做功效果。于是,有福德能量者使用吸引力法则观想有灵验神效,无福德能量者使用吸引力法则观想则毫无效果,乃至各依福德不同,多福者多效,薄福者寡效,这就是你们看到的使用此法观想导致差别之唯一本质原因!如果相信吉祥文字不俗,就把此文好好猜摩一辈子,也绝不辜负你,若以为此文垃圾,诸位请看过之后,立即去清洗眼睛!免辱耳目!

吉祥果
2020.12.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

帖子

10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12
沙发
发表于 2020-12-9 10:10: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迷信吸引力法则的人应该好好体会下什么叫“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709

帖子

319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94
板凳
发表于 2020-12-9 10:12: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onyp 于 2020-12-9 10:18 编辑

果师兄说得好!一切举念成就,心想事成,运筹帷幄皆需要福德的支撑。一切美好的人、事、物、境皆在福德层次运行。什么无我呀,空性呀,解决不了生活和身心问题,非得福至心灵,福慧双修不可。福德上身是最基本的内证功夫,然后才是定慧呀,无我呀,空性呀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908

帖子

62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251
地板
发表于 2020-12-9 10:53: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大智度论》卷七 “福德如牛愿如御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78

帖子

170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04
5#
发表于 2020-12-9 11:10:3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但实际上这种法则的执行者中,只有极少部分人获得了“心想事成”,得心想事成者中大部分又是因为巧合,少部分才是真正因此法则的观想影响了未来。
建议:但实际上这种法则的执行者中,只有极少部分人获得了“心想事成”,得心想事成者中大部分又是因为巧合,少部分才是真正因此法则的观想影响了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709

帖子

319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94
6#
发表于 2020-12-9 11:25:29 | 只看该作者
大抵上都执着于《心经》的“是故空中无色”但却不知道“空不异色”,他们在逻辑上误以为既然前者成立必然后者不成立,殊不知二者圆润无碍。~是圆融无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78

帖子

170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04
7#
发表于 2020-12-9 11:53:53 | 只看该作者
心力摄取自已意志能调动的福德能量去做功,达成自己意志想要的效果,核心在于福德能量广大,被纯粹心力的支配,即至诚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主题

1119

帖子

535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59
8#
发表于 2020-12-9 11:58: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0-12-9 12:31 编辑

▼▼▼
有福即能于思念间。虚空自然雨其衣服饮食珍宝。一切具足。随受快乐。------《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

君四天下。为转轮王。巡行国界。见诸人民。垦地耕种。王问臣吏。此诸群生。欲作何等。便答王言。有形之类。由食得存。是以种谷。欲以济命。王立誓言。若我有福应为王者。当有自然。百味饮食。充饱一切。使无饥渴。作愿已竟。寻有饮食。王更出游。见诸人民。纺绩经织。王复问言。作此用为。诸人对曰。食已自然。无以严身。是故纺织用作服饰。王复立誓。若我有福应为王者。当有妙衣自然而出。赈给万民。使无穷乏。作愿已竟。应时诸树悉生种种异色妙服。一切人民。求得无尽。王更出游。见诸群黎。修治乐器。王因问之。作此何为。诸人报言。衣食既充。乏于音乐。所以治此。欲用自娱。王复立誓。若我有福应为王者。众妙乐器。当自然至。作愿适竟。应时诸树。若干种种伎乐。悬在其枝。若有须者。取而鼓之。音声和畅。其有闻者。无不欢预。王德至重。万善臻集。天雨七宝。遍诸国界。《贤愚因缘经》——顶生王缘品第六十四
▼▼▼
时福力王。为诸人众广说福事。开发心已。观察虚空。作是念言。快哉我今可能遍于王城内外。悉雨种种珍宝衣服。发是心时。忽有种种殊妙衣服。及悦意华诸妙珍宝。自天而降。悉皆充满王城内外。现是相时。人天胥悦。咸生惊异。悉起广大净信之心。俱发是言。快哉天子。有是福力。具大威德。复次其后诸小国王。闻是事已。咸起思念。彼王有大福力。具大名称。我今宜应往彼尊奉。由是诸王共会一处。各领四兵。所谓象马车步兵。众同诣福力王所。下车前进。肃恭伸拜。合掌白言。天子大福。具大名称。为大国王。威德特尊。我等今时故来亲奉。------《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
复次福力太子。乃至后时。与彼四兄。出游园苑。而于中路。有无数千针口饿鬼。居山半腹。容貌羸瘦。其犹聚骨。遍身炽焰。鬼众围绕人所不见。唯福力太子。先睹其状。而彼饿鬼。合掌居前。白太子言。汝大福德。有大名称。是悲愍者。我等饥渴。苦恼所逼。愿今饷我。少分饮食。我等宿世。造悭吝因。故此生中。堕饿鬼界。无数千岁。不得水饮。况复于食而可见邪。时福力太子。仰瞻虚空。即起悲念。快哉我今若得天降少分饮食。当用饷此诸饿鬼众。是时忽然有多饮食。自天而降。福力太子。即以此食。饷诸饿鬼。彼饿鬼众。宿业力故。悉不能见。咸作是言。太子我昔闻汝是悲愍者。何故今时不以饮食饷于我等。太子告言。我以天降饮食。前授汝等。云何于今不取食邪。饿鬼白言。太子我等宿业力故。悉不能见。时福力太子。复起是念。愍哉悭吝。是不可爱。乃作是言。若诸福报。有大力能。以我如是。真实语故。令此饿鬼。得见饮食。一切随应。皆能取食。发是言已。彼诸饿鬼。悉能见食。即时各变。面相如人。福力太子。心生欢喜。遂以饮食。恣其所取。彼饿鬼众。既得食已。顿止饥渴。身力完具。壮实充盛。无丑恶形。乃于福力太子。各起清净欢喜之意。即时命终。皆得生于兜率天上。旋处空中。白太子言。太子我等得生兜率天上。皆由汝之威神建立。福力太子。闻此妙善语已。深大庆悦。------《福力太子因缘经》节选
▼▼▼
修福受乐报 所欲皆自然
  超然生死流 上言至涅槃
  若人好为福 天神自然护
  所愿皆自然 众魔不得坏
  薄福多诸恼 福能消众患
  福德既牢强 速成坚固定
  生天受快乐 人中亦自在
  斯由功德故 所往皆自然
  因此福方便 永离生死苦
  得道至涅槃 不灭复不生------《佛说护身救命经》
▼▼▼

随喜福德者,不劳身、口业作诸功德,但以心方便,见他修福,随而欢喜,作是念:“一切众生中,能修福行道者,最为殊胜!”若离福德,人与畜生同行三事。三事者:淫欲、饮食、战斗。能修行福德行道之人,一切众生所共尊重爱敬。譬如热时,清凉满月,无不乐仰。亦如大会先集,妓乐肴馔,无不毕备,远近诸人,咸共欣赴。修福之人,亦复如是。福德有二种乐因缘:世间、出世间。出世间者,诸无漏法,虽无福报,能生福德,故名福德。是故有漏、无漏,通名福德。复次,福德,是菩萨摩诃萨根本,能满所愿,一切圣人所赞叹,无智人所毁訾,智人所行处,无智人所远离。是福德因缘故,作人王、转轮圣王、天王;阿罗汉、辟支佛,诸佛世尊大慈大悲、十力、四无所畏、一切种智,自在无碍,皆从福德中生。如是等种种福德,得正见故,随而欢喜。复次,菩萨自念:“我应与一切众生乐。”而众生能自行福德,是故心生欢喜。复次,一切众生行善,与我相似,是我同伴,是故随喜。诸菩萨摩诃萨,于十方三世诸佛,及菩萨、声闻、辟支佛,及一切修福众生,布施、持戒、修定,于此福德中,生随喜福德,是故名随喜。持是随喜福德,共一切众生,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智度论》卷六十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60

帖子

11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
9#
发表于 2020-12-9 11:58: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随喜果师兄及众师兄法布施功德,感恩各位善知识!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94

主题

1119

帖子

535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59
10#
发表于 2020-12-9 12:02: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0-12-9 20:34 编辑

▼▼

时太子言。我今何用人间缯帛。为灌顶法系于我顶。若我应统正法王位。必有天妙缯帛而为系顶。乃至其后自然天降殊妙缯帛。为灌顶事统轮王位。即有七宝随时出现。所谓轮宝。象宝。马宝。摩尼珠宝。玉女宝。主藏神宝。主兵神宝。如是七宝皆悉具足及有千子最上色相。勇猛无畏能伏他军。《佛说顶生王因缘经》


▼▼
意中复念。欲升忉利。即与群众。蹈虚登上。时有五百仙人。住在须弥山腹。王之象马屎尿下落。污仙人身。诸仙相问。何缘有此。中有智者。告众人言。吾闻顶生王。欲上三十三天。必是象马失此不净。仙人忿恨。便结神咒。令顶生王及其人众。悉住不转。王复知之。即立誓愿。若我有福。斯诸仙人。悉皆当来承供所为。王德弘博。能有感致五百仙人。尽到王边。扶轮御马。共至天上。未至之顷。遥睹天城。名曰快见。其色皦白。高显殊特。此快见城。有千二百门。诸天惶怖。悉闭诸门。著三重铁关。------《贤愚因缘经》顶生王缘品第四十五


▼▼

龙即还池,声震雷动,暴风拔木,沙石如雨,云雾晦冥,军马惊骇。王乃归命三宝,请求加护,曰:“宿殖多福,得为人王,威慑强敌,统赡部洲,今为龙畜所屈,诚乃我之薄福也。愿诸福力,于今现前。”即于两肩起大烟焰,龙退风静,雾卷云开。王令军众人担一石,用填龙池。龙王还作婆罗门,重请王曰:“我是彼池龙王,惧威归命。惟王悲愍,赦其前过。王以含育,覆焘生灵,如何于我独加恶害?王若杀我,我之与王俱堕恶道,王有断命之罪,我怀怨仇之心。业报皎然,善恶明矣。”王遂与龙明设要契,后更有犯,必不相赦。龙曰:“我以恶业,受身为龙,龙性猛恶,不能自持,瞋心或起,当忘所制。王今更立伽蓝,不敢摧毁。每遣一人候望山岭,黑云若起,急击犍槌,我闻其声,恶心当息。”其王于是更修伽蓝,建窣堵波,候望云气,于今不绝。

------大唐西域记

▼▼▼
欲成佛道,凡有二门:一者、福德,二者、智慧。
行施、戒、忍,是为福德门;
知一切诸法实相,摩诃般若波罗蜜,是为智慧门。
菩萨入福德门,除一切罪,所愿皆得;若不得愿者,以罪垢遮故。
入智慧门,则不厌生死,不乐涅槃,二事一故。《大智度论》


▼▼▼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诸比丘。不应如是依汝所说。我今方便教示汝等。当作如是。以偈说言。

  布施增长大福德  忍辱一切怨仇无
  善人弃舍于诸非  离欲自然得解脱
  修福常得安隐乐  所求易办多种饶
  现世速得寂定心  然后证彼涅槃处

  尔时世尊略说此偈。教诸比丘。如是受食。咒愿法用。

——《佛本行集经》




▼▼▼


昔有一国名曰贤提。时有长老比丘。长病委顿羸瘦垢秽。在贤提精舍中卧无瞻视者。佛将五百比丘往至其所。使诸比丘传共视之为作糜粥。而诸比丘闻其臭处皆共贱之。佛使天帝释取汤水。佛以金刚之手。洗病比丘身体。地寻震动[火*霍]然大明莫不惊肃。国王臣民天龙鬼神无央数人。往到佛所稽首作礼白佛言。佛为世尊。三界无比道德已备。云何屈意洗此病瘦垢秽比丘。

佛告国王及众会者。如来所以出现于世。正为此穷厄无护者耳。供养病瘦沙门道士及诸贫穷孤独老人。其福无量所愿如意。譬五河流福来如是。功德渐满会当得道。

王白佛言。今此比丘宿有何罪困病积年疗治不差。

佛告王曰。往昔有王名曰恶行。治政严暴使一多力五百主令鞭人。五百假王威怒私作寒热。若欲鞭人责其价数。得物鞭轻不得鞭重。举国患之。有一贤者为人所诬。应当得鞭。报五百言。吾是佛弟子。素无罪过。为人所抂。愿小垂恕。五百闻是佛弟子。轻手过鞭无著身者。五百寿终堕地狱中。考掠万毒罪灭复出。堕畜生中恒被挝杖五百余世。罪毕为人常婴重病痛不离身。尔时国王者今调达是也。时五百者今此病比丘是也。时贤者者吾身是也。吾以前世为其所恕鞭不着身。是故世尊躬为洗之。人作善恶殃福随身。虽更生死不可得免。于是世尊即说偈言。

 挝杖良善  妄谗无罪  其殃十倍

 灾卒无赦  生受酷痛  形体毁折

 自然恼病  失意恍忽  人所诬者

 或县官厄  财产耗尽  亲戚离别

 舍宅所有  灾火焚烧  死入地狱

 如是为十 

时病比丘闻佛此偈及宿命事。自知本行克心自责。即于佛前所患除愈。身安意定即得罗汉道。贤提国王欢喜信解。寻受五戒为清信士。没命奉行得须陀洹道。


------《法句譬喻经》



▼▼▼
礼拜向三宝  供养散花香
释梵相拥护  万事皆吉祥
是人福力多 每每蒙神护
所求自如意  无不安隐度
必无他险难  名闻亦流布
---------《佛说大灌顶神咒经》



▼▼▼

有三法应修应习多修习

能得三种乐所谓施戒修

修施感多财修戒得长寿

修慈悲喜舍当生清净天

世间有智人欲求殊胜乐

应修此三福定当得无疑

-----《本事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2-8-15 22:10 , Processed in 0.35175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