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2-12-6 11:57 编辑
施心增益、心量开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经所言:“从下生中,从中生上”,“习施转增”到”施心转增”,不难看出从劣心劣物布施过渡胜心胜物布施需要一个渐次的过程,在不断施作的过程中,心量也随之不断的开拓。
======================
云何布施生檀波罗蜜?檀有上、中、下:从下生中,从中生上。若以饮食粗物,软心布施,是名为下;习施转增,能以衣服宝物布施,是为从下生中;施心转增,无所爱惜,能以头目血肉、国财、妻子,尽用布施,是为从中生上。
如释迦牟尼佛初发心时,作大国王,名曰光明,求索佛道,少多布施。转受后身作陶师,能以澡浴之具及石蜜浆,布施异释迦牟尼佛及比丘僧。其后转身作大长者女,以灯供养憍陈若佛。如是等种种,名为菩萨下布施。
如释迦文尼佛本身作长者子,以衣布施大音声佛;佛灭度后,起九十塔。后更转身作大国王,以七宝盖供养师子佛。后复受身作大长者,供养妙因佛上好房舍及七宝妙华。如是等种种,名为菩萨中布施。
如释迦文尼佛本身作仙人,见憍陈若佛端正殊妙,便从高山上自投佛前,其身安隐,在一面立。又如众生喜见菩萨,以身为灯,供养日月光德佛。如是等种种,不惜身命,供养诸佛,是为菩萨上布施。是名菩萨三种布施。
若有初发佛心,布施众生,亦复如是;初以饮食布施,施心转增,能以身肉与之。先以种种好浆布施,后心转增,能以身血与之。先以纸墨经书布施,及以衣服、饮食、四种供养,供养法师,后得法身,为无量众生说种种法,而为法施。如是等种种,从檀波罗蜜中生檀波罗蜜。《大智度论》
从文中“以习施故。”而至“而能行施。”,从“先不习故。”而至“而悭。”,从“多修施业。”而至“而能行施。”,从中可以看出,修习布施次数鲜少,则心量则易狭隘,易生悭吝,难成施业,而多修施业,施心便得以增益开拓,有这样前期渐进布施修习的积累,后续布施便容易施作。没有前期渐进布施修习的积累,后续布施便难以施作。
================
复有业贫而乐施。若有众生。先曾行施。不遇福田。流转生死。在于人道。以不遇福田故。果报微劣。随得随尽。以习施故。虽处贫穷。而能行施。
复有业富而悭贪。若有众生。未曾布施。遇善知识。暂行一施。值良福田。以田胜故。资生具足。先不习故。虽富而悭。
复有业富而能施。若有众生。值善知识。多修施业。遇良福田。以是因缘。巨富饶财。而能行施。
复有业贫而悭贪。若有众生。离善知识。无人劝导。不能行施。以是因缘。生在贫穷。而复悭贪。《佛说业报差别经》
导致“一毛不拔”与“好乐善施”的习性因果。
从“贪惜财物无纤毫施。”“不曾发愿于当来世更修施行。”,导致未来对待财物“悭惜爱护不行惠施。”“悭贪亦无信心。” 从“爱乐布施。”“曾修布施又复发愿。而于未来施心不断。”导致未来对待财物“爱施”“爱施信心不断。” ============
复云何业。有补特伽罗得大富贵。贪惜财物无纤毫施。此一补特伽罗于过去世向三宝处曾行布施。不曾发愿于当来世更修施行。故此补特伽罗命终已后。若生人间得大富贵。居上种族珍宝广大。象马奴婢牛羊田宅。亦皆广大受用自在。于其财物悭惜爱护不行惠施。故此补特伽罗。富贵多财爱护悭贪亦无信心。
复云何业有补特伽罗。
一生贫苦爱乐布施。此一补特伽罗。于过去世三宝胜处。曾修布施又复发愿。而于未来施心不断。命终之后生在人天受福往来。彼后福尽又生人间贫穷爱施。故此补特伽罗贫穷爱施信心不断。《分别善恶报应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