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855|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喜欢财富与喜欢播种财富》

[复制链接]

1785

主题

3634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09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6-3 07:4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喜欢财富与喜欢播种财富》

有的人把对财富的欢喜,和佛教“悭贪”联系起来,固然欢喜财富会引发悭贪,但二者所表达的含义完全不同,因为欢喜财富不等于悭贪,欢喜财富本身没有错误,唯一的错误是因欢喜财富可能导致的各种非法。自古以来并不斥责“君子爱财”,只斥责“取之无道”。因为要斥责悭贪,就连对财富的欢心一起批评,其实这种批评是错误的,因为打消对财富的欢心本身是减损财富的。这一原理来自于四无量心的“随喜心”和忏悔法门的“后悔心”,这是一对作用相反的力量,喜欢一种东西就会增长一种东西,因之喜心可以增益并成就“增益法”,而后悔一种东西就会减损一种东西,因之忏悔可以消业并成就“息灾法”,这是一切唯心造的原理之一部分,也是成就密宗“四事业法”必须要训练“随喜心”和“悔惜心”的重要诀窍之一。然而,即便如此,欢喜财富本身的力量,依然不如欢喜财布施来的根本,欢喜财富不如欢喜财富的福报来的根本,因为欢喜财布施只会减损悭贪而增长财富,但直接欢喜财富则可能会间接导致增长悭贪而减损财富。因此,固然欢喜财富的果实无错,但我们选择从种子上去欢喜它,比从结果上直接欢喜它要来的高明,因为虽然种子来自于果实,但果实不必然成为种子,欢喜种子一定结果,但欢喜果实不一定结果,二者唯一的区别是已经播种或者没有播种,因为:种子播种入土地会逐渐增长为参天大树并年年结出果实,而种子没有播种之前就绝不会增长果实。修持四事业法必须明白这些基础知识:种与未种,喜与未喜,悔与未悔。而欢喜心的神秘作用是,它会令果实更加丰盛,后悔心的作用是令果实更加贫乏。所以你观察“安居乐业”一词和相关社会现象,你会发现“乐业者”才能持之以恒地真正干好他的事业,因为这除了有种子本身的增益力量,还有欢喜心的增益力量。反面的例子是,世界上没有真正的“仇富者”会成为富人,除非他虚伪仇富而实际欢喜财富及财布施,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也更大范围证明这一点。(吉祥果2022.06.03端午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4

帖子

121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15
沙发
发表于 2022-6-3 07:58:04 | 只看该作者
可不可以理解成,与其喜欢富贵的果,不如喜欢富贵的因,与其羡慕他人的财富,不如羡慕别人获得财富背后的原因和种下因果的过程。好比看到一个人身材好,与其羡慕别人的身材好,不如羡慕和欢喜别人控制饮食和经常去健身房的自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10

帖子

92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24
板凳
发表于 2022-6-3 08:08:19 | 只看该作者
去除悭贪多布施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856

帖子

7189

积分

论坛元老

念佛、拜佛、成佛

Rank: 8Rank: 8

积分
7189
地板
发表于 2022-6-3 08:33:15 | 只看该作者
对于“贪”字的理解和定义有严重错误。比如:他们认为“过度”的追求才叫做“贪”,不过度的适度追求就不算“贪”,很显然,这是依靠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标准,来论断“贪心”,而佛教并未有圣言量依据这样来“定义”过关于“贪心”的本质和衡量标准。因此,对“贪之本质”的这种定义,本身就是一些汉传法师,按照中国汉传文化来定义的,而不是依靠“圣言量”来定义的,这种定义具有中国汉文化的特色,但是这个定义,却并不是佛经的本义。
由于这种对“贪”之本质的定义错误,这就导致一连串的连环错误,比如,包括某法师定义野兽捕食猎物是否贪心,他认为这是野兽的“本能”,认为这是“随眠烦恼”,他认为野兽饿了就要捕食,这是基本需求,这不是“过度”的追求,所以野兽捕猎猎物不是贪,因为不过度,所以不是贪,因为不是贪,所以,不是恶业,所以,是无记业!——整个这个逻辑的起点,就是错误的,错误就错误在对“贪”的定义错了,所以,导致后面一连串的认知错误!包括对善业、恶业、无记业的定义错误!
我们不能用中国传统汉文化的含义,去定义佛经的特定含义,汉文化和佛教有很多相同名词,尚且彼此含义本质不同,更何况那些不同的名词之间,你又如何定义其具有相同之含义?
如果按照“中国汉文化之中庸思想”来定义“贪心之本质”,认为只要不过度的追求,都不算贪;那么,我不过度的杀生,每天杀一只鸡,做麻辣鸡块来吃,也就不算恶业了?杀业也就归于无记业了?反正不过度就行了?还有,我每天如果淫欲一回,我认为不过度,那就不算淫欲了?我每天稍微偷别人一点点东西,我只要不偷的很过度,所以,偷盗也就不是恶业了?也就是无记业了?——因此,用《中庸》和中道的思想,用“过度与否”的思想,来定义“贪”,这本身一开始就错了!大错特错!
那么,贪的本质是什么呢?《俱舍论》卷十六中说:“于他财物,恶欲名贪。”《成唯识论》卷六中则说:“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请注意,这才是佛教定义的“贪”:你对非自己的财物生起欲索取的念头,这就是贪了!你对实有、有具生起染著心,这就是贪了!这和你过度不过度,毫无关系!这和依靠中国传统汉文化之“中庸”思想定义的“贪”,根本不是一回事!
因此,我反对用汉文化的定义,去歪曲佛经的原有定义!学佛学了半天,学的是汉文化,不是佛理,这是有问题的!正如藏传佛教,有这么一部分人,学藏密学了半天,他佛法没学到,学了一大堆的藏文化!取个西藏名字,穿一身藏服,供个八吉祥,吃吃肉,喝喝酒,学学藏地巫蛊之术,他觉得这就是藏传佛教了!因之,我们这些问题,很多时候,需要反思!我的这些思想,可能比较叛逆,不容易为大多数人接受,但是,很多时候,可能会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一些大德法师,都曾经用“中庸”思想定义过“贪”字的含义,都用汉语词典里面查阅出来的“贪”字的释义,来定义过“贪”,他们都用汉文化的定义来定义过“贪”之本质!我相信绝大多数佛子,也都看到过这些“不过度就不贪”开示!那今天就由我来推翻这些开示:贪,和过不过度,毫无关系!贪不贪,和中庸、反中庸,毫无关系!不贪,也和适度、恰如其份,毫无关系!因此,不要用中国汉文化的中庸思想,来给佛经里面的“贪”字定义!如果我的讲法,得罪了哪些大德,就请你们宽宏大量。佛法名词的定义,应该查阅佛经,或者查阅专业的佛教词典,而不是查阅《汉语词典》,以汉语本义来定义佛法名词。
汉文化里面的很多东西,和佛经的定义不是一回事,我再次强调!现在我们感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和我们原本的传统文化,也不是一回事!

——吉祥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856

帖子

7189

积分

论坛元老

念佛、拜佛、成佛

Rank: 8Rank: 8

积分
7189
5#
发表于 2022-6-3 08:36:32 | 只看该作者
了知悭贪、破除悭贪,打开福报的阀门
送论坛诸位仁兄一句金玉良言:不要总是求,越求越不得!
因果是自然之事,施食是自然之福,
有求之心,是诸位修福的第一障碍。
论坛的师兄,何时变成——只知勇猛布施,不知索求为己,则福报当下至已。
你心中索取什么,希望得到法界众生什么,这种念头越是强烈,你希望追求的东西,会加速失去。
你心中布施什么,希望给予法界众生什么,这种念头越是强烈,你希望布施给众生的东西,你会加速得到。
念念索取追求什么,你会加速失去这种东西。
念念勇猛布施什么,你会加速得到这种东西。
这两句话,是法界的真理之一,佛经中比较偏重宣说后者,即布施什么得到什么的原理。
但是对于“索取什么,会加速失去什么”的原理,虽然不是偏重宣说,但是经典依据也是非常确凿。
可惜很多人对于这一真理,缺乏深刻认知,因此造成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极大障碍。
给予,和索取,是完全相反的作用力。
给予众生财富、给予众生智慧,给予众生寿命,则你自己得到这些。
这些入门的基础佛理,诸位耳熟能详。我说点诸位比较少有人领悟的另外一半作用力
——索取什么,你会加速失去什么!
请参看下例: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诸比丘。夏安居竟。往至佛所。礼敬问讯。佛以慈心。慰喻抚恤。汝等住彼。得无苦耶。慈心矜笃。极怀怜愍。阿难见之。而白佛言。世尊。慈愍垂矜特隆。不审世尊。发如是心。为远近耶。佛告阿难。若欲知之。当为汝说。过去久远。不可称计阿僧祇劫。有二罪人。共在地狱。卒驱之。使挽铁车。剥取其皮。用作车鞅。复以铁棒。打令奔走。东西驰骋。无有休息。时彼一人。筋力鲜薄。狱卒逼之。躃地便起。疲极困乏。绝死复苏。彼共对者。见其困苦。兴发慈心。怜愍此人。顾白狱卒。唯愿听我躬代是人。独挽此车。狱卒嗔恚。以棒打之。应时即死。生忉利天。阿难当知。尔时狱中慈心人者。我身是也。我乃尔时。于彼地狱受罪之时。初发如是慈矜之心。于一切人。未曾退舍。至于今日。故乐修行慈愍一切。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贤愚经》(六三)佛始起慈心缘品第五十六(丹本为六十三)
这个例子,真的能懂的人,并不多,希望现在诸位看到这个帖子,真能懂。关于上例佛经依据,大多解释都是从慈悲喜舍心、菩提心的角度诠释,固然也很圆满,但是绝少从法界规律、自然规律的角度提及。实质上,互换菩提心,发愿代受众生业报,本身就是对这一自然规律的圆满应用——索则失、予则得
你向法界发起索取的心,法界就会向你回馈索取的力量,令你失去你本有的或者追求的东西,请永远记住这句话!
这就是索取什么,失去什么的原理!
你向法界发起给予的心,法界就会向你回馈给予的力量,令你得到你需要的那种东西,请永远记住这句话!
这就是布施什么得到什么的原理!
不管你索取的是善的、恶的、有利的、有害的,你索取什么,就很容易失去它,
不管你给予的是善的、恶的,有利的、有害的,你给与什么,就很容易得到它!
你索取众生恶业,你自己会加速失去恶业。
你索取众生财富,你自己加速失去财富,所以,你的索取心,有求心,就是你福报的第一障碍!
所以,你如果真的懂得这一甚深奥理——你应当索取众生恶业由自己代受,这是你失去恶业的智者之选。而不是索取法界和众生的财富和利益,如果你不想失去这些的话。反之,你应当给予众生福报,而不是给予众生恶报,如果你很想得到福报的话。
如果诸位懂得上面这些话的甚深奥理,
那么互换菩提心的奥妙全部都在这里,
悭贪障碍财富的奥妙,你也会全部了知。
希望有智慧的师兄,懂得我在说什么。
扭转自己的心向。不要再走弯路了!
这个帖子所讲的含义,真的深刻能懂的人,实话说,并不多。如果诸位真的当下深契此理,扭转心向,当下就可以转运、灭罪、福报财富现前,甚至所求圆满。
因为佛法中最深刻的真理之一,就在这几句话,互换菩提心的基础原理,也正是建立在——索取、给予!
只不过,互换菩提心的方向,和诸位索取给予的方向,内容,完全不同。
互换菩提心,是索取众生的恶报,因此修持互换菩提心,当下消业,但是众生呢?是索取众生和法界的福报,因此,众生当下就比较快的失去福报,给自己造成财富障碍。
——这就是索取什么、即加速失去什么的原理,这是法界的自然规律,不以人为感情为转移。
诸佛菩萨深知此理,故而,
佛菩萨给我们的互换菩提心,是索取众生的恶业恶报,而不是索取众生和法界的福报、布施给予众生福报善报,而不是恶报。
精确给“悭贪”定义
《地藏经》说:悭贪者受所用缺绝报。
《宝箧印经》说:悭贪业故,生贫穷家,衣不隐身,食不续命。
《十善业道经》远离贪欲(悭贪)得成就五种自在 
1、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
2、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
3、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
4、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
5、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
——《十善业道经》   
诸位,看了上述经典,应该知道,悭贪是福报的最大障碍,破除悭贪,则福报自在,这点毫无疑问,对吧?
可是试问诸位,谁能精确的,符合佛法印的,为“悭贪”做出最精确无误的定义呢?
现在很多声明显赫的大德说——追求超出自己需求的财富,就是悭贪!又有很多知名人士说——过犹不及,财富的追求有个限度,超过限度,就是悭贪
我在这里,明确告诉诸位,他们的定义是错误的,错误到连“悭贪”的边都不沾!
为什么说这些?不想贬低谁。
如果你不能对悭贪做出精确无误的定义,你所有的修行,世间法,出世间法,很难找到正确的方向!
你所有追求的世间福报,出世间的修行,都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的!
谁能给悭贪做出精确的定义?
能精确定义的师兄,一定完全看懂了我的帖子,但愿你能奉行,福报不远矣!
总之,能看到这个帖子的人需要一定的福报,能看到并且看懂的人,不但需要相当福报,还需要相当慧根。
有人说,穷的明天都揭不开锅了,孩子明天都没学费了,老婆住院费没了,马上被赶出医院了,自己快要饿死了,我都这么惨了,你还不让我和佛菩萨求吗?
那我告诉你,就算你穷的现在只有一条裤衩了,你也不能生“索取有求”的心,如果你即便如此困苦,任然念念安住勇猛布施给予的心,没有一念索取的心,那么,你这些问题,很快会在各种因缘下得到解决。
因为你给力的方向是正确的
如果你觉得自己穷的只剩下一条裤衩了,你必须求,必须有索取的心,那我告诉你,也许你连这条裤衩也会失去。
因为你给力的方向是错误的!
如果你给力的方向错误,即便佛菩萨帮助你,你自动会将菩萨加持帮助的因缘,推到一边去!所以,很多人求佛菩萨,说是怎么不灵,这是原因之一!
不是佛菩萨没帮你,没加持,是你自己推掉了,自己障碍了!
悭贪心的精确定义:就是“只愿索求获得不愿布施给予”的心,根据悭贪心的猛利程度,轻重不同。
悭贪心包括了两个心力方向:其一,将法界和众生利益索取给自己的心,其二,不将自己利益给予法界和众生的心。
请务必注意:互换菩提心,恰好和这两个心力方向相反:索取众生恶业恶果给自己受将自身利益给予法界和众生受
破除悭贪心的一般方法:勇猛布施自己最贪执的那种对境。财布施破除对财富的悭贪,法布施破除“法悭”。
破除悭贪心的唯一殊胜方法:互换菩提心!有人会说,破我执,破法执,空性慧,这些都是破除悭贪的殊胜法。我明确告诉诸位,这些是修持互换菩提心之后,获得的结果,而不是之前就具有的。说白了,这是结果,不是下手处!
破除悭贪心的唯一衡量标准:唯有布施给予心无有纤毫索求获得之心。即便有索取之心,也是索取众生恶业恶果代受。
悭贪心,和外在财富数量是不是过度,毫无关系:
昔日世尊,见阿那律尊者穿针,视力看不清,大喊:“谁愿修福,为我穿针?”世尊当即回答:“我愿!”
世尊已经圆满一切福报,但是不舍穿针之福!按照某些人“过度求福即悭贪”的论调,世尊岂不是成了悭贪?
由此可知,过度求福即悭贪的论调,纯属无稽之谈。
再问,市井之上,常见乞丐流窜,衣不隐身,食不续命,他只希望衣食温饱,你说他的追求,算不算过度?当然不算过度,只是基本温饱需求,既然不算过度,那按照“不过度即不悭贪”的论调,难道乞丐断除悭贪了?
所以,稍加思维辨析,即知道“过度求福即悭贪,不过度即不悭贪”的论调,根本就不是佛说悭贪的原本含义!而且错的十万八千里!毫不相关!
所以,过度求福即悭贪的论调,纯属一些中国法师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一厢情愿的想法,他们将中国道教、《易经》中一些“过犹不及”的“中道、中庸”思想,去给佛经中的一些概念定义,结果错的极其离谱。虽然佛经中,也有类似“中道”思想,比如《四十二章经》“琴弦松紧适度”之说,但是中道思想,不是随便哪一个佛教论点,都适合引用,用错了地方,就很危险。
因此,只要你的心中丝毫没有索求之心,念念都是给予众生的心,你尽管去修福,你的财富超过李嘉诚,超过比尔盖茨,超过毗沙门天,超过忉利天,超过摩醯首罗天,超过大梵天,乃至于达到和佛陀一样的福报,也没人说你悭贪!
悭贪,只和心念有关系,和外在财富数量多少,是否过度,毫无关系!
不能对“悭贪心”这一概念精确定义,就好像上阵杀敌找不到敌人,破除悭贪心犹如杀敌,可是你找不到敌人,子弹上膛,但是你对不准敌人,胡乱开枪,如此浑浑噩噩,如何杀敌?如何破除悭贪?
所以,佛法的一些名词的含义,必须反复对比各种大德开示,对比佛经论著,最终找到最精确无误的定义,且不可随意听到一个说法,就深信不疑!
精确定义了“悭贪心”及其本质,精确掌握了破除悭贪的方法,才具备破除悭贪的能力!
悭贪心一旦破除,就等于打开了你财富的死结、打开了一切福报的死结
悭贪心一旦破除,就等于摧毁了阻碍你福德种子生长的最大障碍
悭贪心一旦破除,就等于给佛菩萨对你赐予福报加持,清扫了障碍
——《了知悭贪、破除悭贪,打开福报的阀门》(吉祥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811

帖子

369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90
6#
发表于 2022-6-3 08:38: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福智光耀 于 2022-6-3 09:48 编辑

佛语阿难。夫人作福。譬如此树。本种一核。稍稍渐大。收子无限。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





  尔时,天帝释白佛言:“世尊!世间所有男子女人,于大乘行有能行者,有不行者,云何能得随喜一切众生功德善根?”


  佛言:“善男子!若有众生虽于大乘未能修习,然于昼夜六时,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一心专念,作随喜时,得福无量。应作是言:‘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现在修行施、戒、心、慧,我今皆悉深生随喜。’由作如是随喜福故,必当获得尊重殊胜无上无等最妙之果。如是过去、未来一切众生,所有善根皆悉随喜。又于现在初行菩萨发菩提心所有功德,过百大劫行菩萨行,有大功德获无生忍,至不退转、一生补处,如是一切功德之蕴,皆悉至心随喜赞叹。过去、未来一切菩萨,所有功德随喜赞叹亦复如是。复于现在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应、正遍知证妙菩提,为度无边诸众生故,转无上法轮,行无碍法施,击法鼓,吹法螺,建法幢,雨法雨,哀愍劝化一切众生,咸令信受,皆蒙法施,悉得充足无尽安乐。又复所有菩萨、声闻、独觉功德积集善根,若有众生未具如是诸功德者,悉令具足,我皆随喜。如是过去、未来诸佛、菩萨、声闻、独觉所有功德,亦皆至心随喜赞叹。善男子!如是随喜,当得无量功德之聚,如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皆断烦恼,成阿罗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尽其形寿,常以上妙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而为供养,如是功德,不及如前随喜功德千分之一。何以故?供养功德有数有量,不摄一切诸功德故,随喜功德无量无数,能摄三世一切功德。是故若人欲求增长胜善根者,应修如是随喜功德。若有女人,愿转女身为男子者,亦应修习随喜功德,必得随心现成男子。”



——《金光明最胜王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83

帖子

291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10
7#
发表于 2022-6-3 09:39: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金光明经》:是故若人欲求增长胜善根者,应修如是随喜功德。  

《涅槃经》: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主题

964

帖子

28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877
8#
发表于 2022-6-3 09:52:06 | 只看该作者
BodhiWYP 发表于 2022-6-3 08:36
了知悭贪、破除悭贪,打开福报的阀门 送论坛诸位仁兄一句金玉良言:不要总是求,越求越不得!因果是自然之 ...

师兄的辩证法学的很好
随喜师兄文字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5

主题

3634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095
9#
 楼主| 发表于 2022-6-3 10:29: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见到财富很开心,这是欢喜心,我见到富贵的人特别替他们开心,这是四无量心之随喜心,我见到世间的财富特别升起想据为己有的念头,这才是悭贪心。这三个精确定义,是我依据三藏依据做出的,为大家建立正确标准。至于有人拷问具体依据何在?我不说,等大家找依据来否定我,然后事情才会变得有意义。此外,如前文截图所言,吉祥再次申明,悭贪与“是否过度的中庸思想”无关,只与“是否染著欲取”有关。06.03端午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8

帖子

7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13
10#
发表于 2022-6-3 13:28: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马云说我对钱不感兴趣,然后财富就开始贬值了,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2-9-7 19:02 , Processed in 0.16716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