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04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帝内经》《华严经》主张“复合调味”而非清淡无味

[复制链接]

1785

主题

3634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09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31 12:0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帝内经》《华严经》主张“复合调味原则”而非主张“清淡无味原则”

提示:本文的论点,必然会挑衅到目前传统文化圈、传统道学圈、传统佛学圈、传统养生圈对于口味问题的流行认知,以及挑衅到部分中医爱好者对于“五味应该清净寡淡更利于健康和修行”的错误认知,或者至少是挑衅到他们偏执一端之偏见认知。无论你已经被这个圈子安利、洗脑得多么严重,以致于你对我提出的论点有多么的反感,均请各位逐字逐句认真读完本文的全面考据和论证,然后再看看往圣先贤对于口味问题的主张之真相,究竟是如何?文化自信,中医自信,应该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能人云亦云随便跟风去传播被普遍误解的东西,更不能传播伪传统文化、伪中医养生理论、伪道学养生理论,伪佛教养生理论。

吉祥解读:所谓《黄帝内经·素问》曰: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一)、恬淡是心理状态之要求,也可以理解为道学文化的心理需求,但不应该理解为口味恬淡是导致身体健康的原因,因此,提醒一些传统文化学者,和部分中医爱好者主张“口味恬淡利于健康”的说教,可能不符合《黄帝内经•灵枢•五味论》的道理: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重点说明:《五味论》通过黄帝和少俞的对话,所讲解的是如果食用五味“太多太过”,将会导致疾病,但这就导致后世另外一种中医学者认为:“既然五味吃太多不健康”那么必然是“口味清淡利于健康”,导致对五味摄入的认知,步入另一个“过犹不及,不及犹过”的极端,如果总在这两个极端里面去把控五味的摄入尺度,一定是错误的。正确的五味摄入原则,一定是中道的,是恰如其份的,是“既不太过也不不及”的,一定是“制有余而补不足”的,因为《黄帝内经》从来没有一种思想,认为“五味有害健康,隔绝五味彻底无味才是健康”是正确主张,《内经》中没有这种思想!《内经》只是提出来“五味多食”不利健康,而不是“五味不食”利于健康,非此即彼地代入任何一个极端都是错误。下文另有详细论证!

(二)、依据《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篇,则提出另外一种“五味偏食一味太多”则不利健康的思想,但《内经》于此并不承认也不主张“清淡无味利于健康”,反而提出了“五味调合”之“复合调味”的“健康原则”,这非常符合内地川渝菜系“复合味型”的烹饪调味手法。比如《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曰: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注:《内经》此处“欲”字,作“需要”义解吉祥提醒:《内经》这一段论及某一味之“多食不利”,指的是“偏食一味太多”的意思,是特指“五味不平衡原则下的偏食一味”导致的“对健康不利”,这和《内经•五味论》中五味食用太过影响健康的表达逻辑不完全相同,因为这里是要提倡“五味平衡”的“复合调味原则”,这和粤菜注重“食材原鲜原味”的“调味原则”不完全一样,这也和反对复合口味、复杂调味的“口味清淡派”的主张不同!比如上文《素问•五藏生成》曰: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这里表达了两个基本信息:①、合理适度中道的五味摄入,是支撑五脏之健康需求的,而不是破坏五脏之健康需求的,所以有“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也就是说五脏是“需要(欲)对应之五味”来促进健康的,因此,极端主义地主张“清淡无味、隔绝五味”实际反而是破坏健康的,是不合乎《内经》大义的。②、既不能主张五味整体太过,也不能主张五味偏食于一味太过,而应该依照《黄帝内经》之“五行顺位相生隔位相克”的脏腑五行制衡原则,倡导五味的均衡摄入,才能实现这一健康目标,而具体的调味操作原则其实就是“复合调味”原则,这和世面上现在声名赫赫的一些传统道学家、传统佛学家、传统文化学者主张的“清净恬淡简单”的饮食养生主张,实际上完全不同!所以,大家要依照医学经典去考校、研究、对比、论证这些相关道理,不要一听到某某名人出来讲几句传统文化、传统中医,讲几句传统道学思想,马上就稀里糊涂的全部接受。


(三)、不但《黄帝内经》不以主张“清淡无味”为健康原则,而且佛教思想也不以“清淡无味”为健康原则;此外,不但《黄帝内经》主张使用“五味调合”的“复合调味法”为健康调味原则,而且佛教经典也主张使用“五味调合”的“复合调味法”为健康调味原则,证据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十五云: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种种清净上味。所谓:辛、酸、咸、淡,及以甘、苦,种种诸味润泽具足,能令四大安隐调和,肌体盈满,气力强壮其心清净常得欢喜;咽咀之时,不欬不逆;诸根明利,内藏充实;毒不能侵,病不能伤;始终无患,永得安乐——因此,佛陀并不认为口味清淡就利于健康,也不认为口味不清淡就不利于健康,也不认为口味单一就利于健康,佛陀反而认为辛、酸、咸、淡、甘、苦,种种诸味润泽具足,才利于健康种种诸味润泽具足,这不就是“复合调味原则更利于健康”的理论吗?因此,大家不但要踏踏实实认真研究医学典籍之原文理论,也要踏踏实实认真研究佛教原典中的健康饮食理论,少去追随世面上那些传统文化学者传播的不入流的、不知道被别人辗转篡改了多少次的“谬误养生思想”。市面上流行的“口味恬淡利于健康利于修行”的“伪传统伪道学伪中医”之说教,根本不符合佛陀教诲,也不符合《黄帝内经》之五味均衡调和的健康调味原则。读了这篇文字,你们是不是有一种已经上当受骗很久的感觉?追求文化自信,首先是你要正确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及正确理解传统的中医五味理论,然后去正确传播我们的中医文化或者传统文化,不能浅尝辄止拾人牙慧去胡乱传播错误的理解!

(四)、而且上述《华严经》的佛陀圣言,还证明了另外一个重要结论:辛、酸、咸、淡,甘、苦,种种诸味润泽具足,不但能导致“四大安隐调和、肌体盈满、气力强壮”的健康结果,而且竟然还导致“其心清净、常得欢喜”的功效!也就是说,食用各种复合味觉的五味具足的饮食,还利于促使行者产生“其心清净常得欢喜”的内证境界!看见了吧?食用五味具足复合口味的饮食,不但不影响修行,反而利于内心清净!!所以,今天是谁告诉你清淡无味、恬淡无味更利于修行?各位是不是在这个味觉养生认知层面,又被现在世面上流行的那些错解的传统文化和养生文化给欺骗了?因此,我不主张没有正确领悟一个道理之前,就稀里糊涂去传播错误谬解的东西,这最终对我们的文化传播是不利的。

(五)、那有人说了,《黄帝内经·素问》曰: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不是主张“恬淡更健康”吗?吉祥回应如下:

①、这里的“恬淡虚无”是对“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结果,而“真气从之”是内在达到“恬淡虚无”的结果,然后才导致无病之后果,这根本就不是凡夫境界,所以这段文字出自于《黄帝内经》开篇第一论之《上古天真论》,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是上古真人的境界!“上古圣人之教下”这句的意思,不是也证明这是“上古圣人”的境界吗?用佛教语境概括,“恬淡虚无”是“证悟空性”的境界,这是六波罗蜜的最后一个境界,般若空性境界!所以,你拿着圣人内证的自性般若境界,来要求你一个凡夫的当下境界,你认为你有能力直接用“空性虚无境界”来打理你自己的健康吗?如果你不能,就不要胡乱联系,因为那个道理和你目前的层次毫无关系!

②、又依《黄帝内经》这一段经文,恬淡虚无是上古圣人的自性内证境界,但不是对凡夫口味健康之要求原则,这一段文字只是讲恬淡虚无,根本没有说要求大家的“口味恬淡虚无”,但有些精神错乱却又自视甚高的人,他们牵强附会马上就会联想到“口味要恬淡”,但这并不是《内经》这段文字的要求。我们的很多人搞学问,根本不讲究内在的逻辑关系比如,用圣人之心态恬淡,来要求凡夫之口味恬淡,这本身属于驴唇不对马嘴的愚蠢说教,但近来市面上的传统道学思想和传统中医思想多执着宣扬“口味恬淡利于健康”的认知,却不知依据何在?我们上文已经证明,《黄帝内经》和《华严经》主张的是“五味既不太过也不不足之中道原则”之下的“五味复合调味原则”,根本就不是世面上流行的“恬淡口味利于健康”之原则,各位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③、恬淡虚无是一个自性证悟的空性结果,但口味清淡最多只是“舌根”受“味尘”影响关系之一种,二者之间不存在已被证明的因果关系,比如没有依据证明:吃了无色无味的东西更容易证悟恬淡虚无的空性境界,吃了五味具足的东西不利于证悟恬淡虚无的境界,没有这样的依据,这样的理解都是大家自作聪明痴心妄想出来的,而且相反的是,上文的《华严经》明确证明:食用诸味味道润泽具足的饮食,才能令自性清净。所以,大家习惯上接受的流行认知,其实是有问题的!

(六)、《金光明最胜王经》曰:“春食涩热辛,夏腻热碱醋,秋时冷甜腻,冬酸涩腻甜,于此四时中,服药及饮食,若依如是味,众病无由生”。因此,依据《金光明最胜王经》,也是认为根据不同时节因缘摄入五味,会令人体健康无病,这里的依据也不认可“清淡无味利于健康”的说辞,而是主张根据不同季节摄入五味,所以,五味并不是健康的敌人,过量摄入或者不足量摄入五味才是健康的敌人,大家要搞清楚这个逻辑,既不能对于五味去搞“过犹不及”的“重味主张”,也不能对于五味去搞“不及犹过”的“清淡主张”,这两个极端都不是《黄帝内经》的本义,也不是佛经的本义。



(七)、还有一些人,喜欢用《道德经》之“恬淡”理论来说事,好像认为只要古代典籍一提到“恬淡”二字,就一定指的是要求“口味恬淡”?须知,《道德经》原文是: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请注意,这里指的是用兵要收敛,兵事要以“恬淡为上”,和口味健康没关系!因此《黄帝内经》上文提及的“恬淡虚无”,指的是上古圣人的“空性般若”境界,而《道德经》说的“恬淡为上”,指的是“节制用兵”!两件事都和“口味恬淡”无关!我个人不知道传统文化学者们,还有一些半罐子中医养生学者,还有一些道学爱好者,他们是怎么把所有和“恬淡”有关的古典典籍,都搬来证明“口味恬淡有利健康”这一结论的呢??我们上文已经证明,佛经和中医理论都不支持这一认知!

(八)、此外,即便抛开中医之五行五脏五味之平衡理论,也抛开佛教之“诸味润泽具足之健康理论”而言,即便单纯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你也会发现人体如果平衡食用被统摄于五味的五类食材,恰恰更加能够提供人体更全面的营养需求!营养学层面也支持五味平衡调合的复合营养摄入原则。因此,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和层面,单一的、寡淡的饮食摄入,不但不利于营养平衡,也不利于脏腑的五行平衡,不但不利于健康,也不利于身心清净!所以,市面上传播的追求饮食口味“清净寡淡”更利于健康的流行说辞,大家一定要警惕又警惕!

(九)、通过修行证悟空性,证悟内心清净,同步会引发口味相对寡淡,这是“境界随心转”的原理,因此会导致行者不会去追求过度的味觉享受,这个原理是成立的,我们并不否认这一点!但是你必须承认,这是你已经证悟“内心清净”之后的“味觉转变”,或者是同时的,可是这一切不发生在你内心没有转化清净之前,因此,这件事不能“倒因为果”地颠倒理解为:追求饮食之寡淡无味会导致内心清净!这是谬解!上文《华严经》已经明确指明:诸味具足才会利于身体健康和内心清净!!这才是对我们凡夫的正常合理要求。正如有人在下文回复中问我,有老和尚几十年都没有吃盐了,怎么解释?这不需要解释,你有本事也别吃了,看看自己还能不能正常走路,只要你能不吃盐依然健康就好了,如果你做不到,还需要解释什么?

(十)、所以,我是希望大家,从你们已经被洗脑所安利的那些流行认知中跳出来,回归中医原典,回归佛教原典,回归自然科学之营养学本质,去思考五味应该如何使用!流行的理念,不等于正确的理念,大家要清楚这一点,不管有多少传统文化的名人吹捧过那样的理念,大家都要依据经典原典去验证正误!


吉祥果
2022.03.31




早上文字论及《华严经》“五味润泽具足”,忽然想到一道菜:加姜丝炒糖醋苦瓜加盐,这大概就是了,五味具足了。其余菜品类推。把过去单一寡淡口味改变过来,做成“复合味型”,遵照《华严经》这是利于健康的。《黄帝内经》认为“五脏欲(需要)五味”,因此一定要扭转过去排斥“五味”的做法。我知道很多人不习惯我的不一样讲法,但最终会理解的。《金光明最胜王经》甚至认为,饮食诸味合乎时节,甚至可以避免瘟疫的。所以吃什么东西,不是那么简单的事。(03.31)
早上文字论及《华严经》“五味润泽具足”,忽然想到一道菜:加姜丝炒糖醋苦瓜加盐,这大概就是了,五味具足了。其余菜品类推。把过去单一寡淡口味改变过来,做成“复合味型”,遵照《华严经》这是利于健康的。《黄帝内经》认为“五脏欲(需要)五味”,因此一定要扭转过去排斥“五味”的做法。我知道很多人不习惯我的不一样讲法,但最终会理解的。(03.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5

主题

3634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09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3-31 12:24:18 | 只看该作者
石菖蒲 发表于 2022-3-31 12:10
有位老和尚四五十年不吃盐您咋看

一楼文字已有答案,何须再问!五百年不吃饭又如何!你能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

帖子

6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0
板凳
发表于 2022-3-31 13:03: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感恩果师兄法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1

帖子

73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5
地板
发表于 2022-3-31 14:27: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果师兄法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5

主题

3634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095
5#
 楼主| 发表于 2022-3-31 19:31: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早上文字论及《华严经》“五味润泽具足”,忽然想到一道菜:加姜丝炒糖醋苦瓜加盐,这大概就是了,五味具足了。其余菜品类推。把过去单一寡淡口味改变过来,做成“复合味型”,遵照《华严经》这是利于健康的。《黄帝内经》认为“五脏欲(需要)五味”,因此一定要扭转过去排斥“五味”的做法。我知道很多人不习惯我的不一样讲法,但最终会理解的。《金光明最胜王经》甚至认为,饮食诸味合乎时节,甚至可以避免瘟疫的。所以吃什么东西,不是那么简单的事。(03.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5

主题

3634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095
6#
 楼主| 发表于 2022-3-31 19:31: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详细考证市面流行“口味寡淡利于健康”之说的核心错误,可能发生于有人将《内经五味篇》中“多食五味有损健康”的理念,非此即彼地解读为“少食五味利于健康”,导致“过与不及”皆是错误。实际应当回归五味摄入之“中道水平”,既不太过,也不不足。不然你无法解决《内经》中“五脏欲(需要)五味”的客观健康需求,这是促使五脏五行平衡的必须选择。如果追求寡淡,或者偏食一味,就会导致五脏之五味五行不足,成为另一个影响健康的恶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主题

965

帖子

64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446
7#
发表于 2022-3-31 21:07: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以前不怎么喜欢苦味和酸味,看来需要调整一下饮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40

帖子

155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50
8#
发表于 2022-4-6 08:48:3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师兄推荐这道糖醋苦瓜,试了真心不错,挺好吃的,不喜欢苦瓜的都能接受,夏天吃它养心还真不错,吃素久了,也想过味道太单一,也改善过,现在是真学习到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04

帖子

106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60
9#
发表于 2022-4-19 14:07: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华严经》主张“复合调味”而非清淡无味 只看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04

帖子

106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60
10#
发表于 2022-4-19 14:08: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摘自果师兄以上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2-9-7 18:53 , Processed in 0.18074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