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095|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崇佛:宋太祖赵匡胤仁慈行为之原因溯源

[复制链接]

1757

主题

359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9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28 15:3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崇佛:宋太祖赵匡胤仁慈行为之原因溯源

宋太祖赵匡胤,征伐太原,誓愿不滥杀一人。平定金陵时,其又预戒曹彬、潘美曰:“之日,慎无杀戮,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太祖取国于后周,又颁丹书铁劵,佑柴氏后裔永免刑戮。南征巴蜀时,大军望大理国而止步,太祖以玉斧划大渡河地图为界,曰:“此外非我有也!”遂致大理段氏,享国三百余载。又杯酒释兵权,不杀功臣,此令勾践杀文种、刘邦诛韩信、景帝杀晁错,何其汗颜?又立碑誓制后继者:一曰不杀柴氏苗裔,二曰不杀士大夫及言官等,三曰赵氏子孙违者,天必殛之。太祖之所为,仁至而义尽矣。后世史家,每谓两宋文盛武衰,以致西夏、契丹、金、元数数凌宋,致有宋夏议和、澶渊之盟、靖康之耻、绍兴议和、崖山之终,故每以此追究,谓太祖开国重文轻武,祸及后世,以此为责。似史家以为,重武者必可久也?然秦皇重武,二世而亡,汉武重武,刘祚险终,若非轮台罪己,汉运何久?又宋之强邻,无不重武,如西夏以兵威迫宋,有赔款议和,契丹以兵威迫宋,有澶渊之盟,金以兵威迫宋,甚侵汴梁掳走二帝,先有靖康之耻,后有绍兴议和,乃至蒙元,以兵威灭宋,致有崖山之绝。凡上述者,悉以兵强天下,令宋畏威,然其国祚绵延,皆远不及宋,此又何解?岂又责为重武轻文之祸乎?可见史家偏鉴,非全属真理。况太祖碑誓,并未愚阻后世强兵,以护社稷。故史家追责,甚可谬也。太祖以仁慈治天下,后继之主,多有效仿,如太宗继位,征钱越国,即令和平归顺,未动刀兵。又两宋开科取士,取文者众,取武者寡,此皆后世子孙,师太祖之遗风,抑损兵戎伤生之害,大兴文治惠民之利,故致中土文化经济,绍隆于南北赵宋,即便西方学者,也极美誉,以为汉文明之巅峰也。太祖恐后世滥纵杀戮,害伤仁厚,故先垂戒杀之慈范,后立戒杀之誓宪,以训诫后辈,导向善法,此大慈之善敕也!惜俗眼未辨,以为太祖粗疏,遗患后世,岂不知取乎于仁,天必久之?宋不以兵威天下,国祚反长,甚至二帝被掳,尚可延延,而诸强邻,皆举不祥兵戈,何其促也?此因果之不虚。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乃唯一未中断之古文明,亦因《论语》所谓“仁者寿”,释佛门中,也有此教。后世史家,多不知太祖心迹,难测其仁义多端之由来,今吉祥考《东轩笔录》及《补续高僧传〈麻衣和尚传〉》,乃知太祖早有崇佛,师从麻衣和尚,即麻衣神相所谓者,因此发端,故其多有仁义之显。又我佛《心地观经》云,一切国王于过去时,曾受如来清净禁戒。故知,太祖者,亦过往如来戒子也!(吉祥果2021.07.28)


(一)礼佛发愿,征伐太原,誓不滥杀:

太祖圣性至仁,虽用兵,亦戒杀戮。亲征太原,道经潞州麻衣和尚院,躬祷于佛曰:“此行止以吊伐为意,誓不杀一人。”开宝中,遣将平金陵,亲召曹彬、潘美戒之曰:“之日,慎无杀戮。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胡彬于江南得王师吊伐之体,由圣训丁宁也。真宗常语宰臣,以河东之役,兵力十一举克捷,良由上党发愿之时,左右有闻之者,贼闻此语,知神兵有戢,故坚守不下,至烦再举也。曹翰以罪谪为汝州副使,凡数年。一日,有内侍使京西,朝辞日,太宗密谕之曰:汝州,当一访曹翰,观其良苦,然慎勿泄我意也。”内侍如旨,往见翰,因吊其迁谪之。泣曰:“罪犯深重,感圣恩不杀,死无以报,敢诉苦耶?但以口众食多,贫不能度日,哀怜,欲以故衣质十千以继个卞粥,可乎?”内侍曰:“太尉有所须,敢不应命,何烦也。”翰固不可,于是封裏一切凹锅,山小。

——出自《东轩笔录》卷一


(二)、护佛善主,鉴柴荣过,不毁佛法:

《麻衣和尚传》:麻衣和尚者。不知何许人也。当五季之际。方服而衣麻。往来泽潞关陕间。妙达易道。发河图之秘。以授华山处士陈抟。抟得之始着诀。以传种放。放传李溉。溉传许坚。坚传范谔昌。昌传刘牧。始为钩隐图以述之。实本于师也。称者谓。师发易妙于二千年之后。殆天授耳。钱若水。未第时。访抟于山中。见老僧拥衲附火。若水揖之。僧开目而已。坐久。抟问何如。曰。无仙骨。若水退。抟戒之曰。三日后可复来。如期而往。抟曰。始吾见子。神观清粹。谓可以学仙。故请决于老僧。老僧言子无仙骨。但可作贤公卿。急流勇退耳。问向僧何人。抟曰。吾师麻衣道者也。太祖仕周时。尝访师。问曰。今上毁佛法。大非社稷灵长之福。师曰。三武所以无令终也。又问天下何时定。师曰。赤气已兆。辰申间。当有真主出。佛法亦大兴。及受禅。果应所言。开宝四年。亲征太原。道繇潞州。遇师之院。躬祷于佛曰。此行。以吊伐为事。誓不滥杀一人。盖不忘龙潜时师所嘱也。

——出自《补续高僧传〈麻衣和尚传〉》


(三)、取国于柴氏,颁丹书铁劵,善待后周遗裔:

建隆元年(960年)正月,“陈桥兵变”爆发,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周恭帝柴宗训被迫禅位。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后,曾留下祖训,“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此所谓“丹书铁劵”是也。取其江山以代之,而能善待前朝遗裔者,自古不多。


(四)、杯酒释兵权,许高官厚禄,不滥杀功臣:

宋太祖即位后不出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对宋朝。宋太祖亲自出征,费了很大劲儿,才把他们平定。后来担心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两人,兵权太大,又会叛变。就在宫里举行宴会,请石守信、王审琦等几位老将喝酒(此时是公元961年)。 酒过几巡,宋太祖命令在旁侍候的太监退出。他拿起一杯酒,先请大家干了杯,说:“我要不是有你们帮助,也不会有现在这个地位。但是你们哪儿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难处,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在。不瞒各位说,这一年来,我就没有一夜睡过安稳觉。” 石守信等人听了十分惊奇,连忙问这是什么缘故。宋太祖说:“这还不明白?皇帝这个位子,谁不眼红呀?” 石守信等听出话音来了。大家着了慌,跪在地上说:“陛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谁还敢对陛下三心二意?” 宋太祖摇摇头说:“对你们几位我还信不过?只怕你们的部下将士当中,有人贪图富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想不干,能行吗?” 石守信等听到这里,感到大祸临头,连连磕头,含着眼泪说:“我们都是粗人,没想到这一点,请陛下指引一条出路。” 宋太祖说:“我替你们着想,你们不如把兵权交出来,到地方上去做个闲官,买点田产房屋,给子孙留点家业,快快活活度个晚年。我和你们结为亲家,彼此毫无猜疑,不是更好吗?” 石守信等齐声说:“陛下给我们想得太周到啦!” 酒席一散,大家各自回家。第二天上朝,每人都递上一份奏章,说自己年老多病,请求辞职。宋太祖马上照准,收回他们的兵权,赏给他们一大笔财物,打发他们到各地去做节度使。 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杯酒释兵权”。


(五)、戒穷兵黩武,不强攻大理

宋太祖取两广,而不攻大理,为后世所疑。大理者,南诏之遗国也,因南诏数次大败唐军,甚令唐军全军覆没。故大理段氏,挟南诏败唐之余威,令中原王朝进退两难,遂使宋军南征巴蜀,亦未敢轻犯,后太祖竟以玉斧划大渡河为界,曰:“此外非我有也!”太祖不破大理,此虽有南诏败唐之鉴,实也有太祖仁慈之心,为免生灵涂炭,及不坏佛法之鉴,因其知大理乃佛国,故不忍破。此或为赵匡胤不伐大理之真正内因。证据是:如上《补续高僧传》所载,后周柴荣灭佛时,太祖曾于麻衣和尚前言,柴荣毁佛,非社稷之福。太祖既知大理乃佛国,故玉斧化界,不相侵犯,应有此冥中道理,未为史家所公明也。又《东轩笔录》也言,太祖征太原时,也誓愿不滥杀一人。况于大理佛国,岂无恻隐之心?此从太祖信仰角度,解读其未伐大理之内因。吉祥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六)、宋太祖碑约三誓,不刑柴氏后裔,不杀士大夫及言官,子孙违誓者天谴:

后世史家,多诤此誓碑真假,皆各有道理。然吉祥以为,此誓碑誓言,合太祖一贯仁慈之行,故应为真。

《太祖碑三誓约》:

(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三)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吉祥果
2021.07.28

补充:一些辩论意见(2021年8月4日加入)

黑白分明:我赞同宋太祖的做法,但不认同果师兄把这些做法列为国祚长的原因,这句“宋不以兵威天下,国祚反长,甚至二帝被掳,尚可延延,而诸强邻,皆举不祥兵戈,何其促也?”我认为有问题,以明朝为例,两宋国祚三百载,两明亦三百载。对比如下:明太祖除了崇佛这一点与宋太祖相同外其他都不同,宋太祖厚待前朝遗族,明太祖杀了小明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明太祖杀得自己孙子无良将可平叛;大理崇佛,北蒙亦崇佛,洪武永乐连续出击;宋朝礼遇士大夫,明朝有锦衣卫和廷杖;除此之外,明太祖还恢复了活殉制度,对亲眷尚如是,可称仁呼?

吉祥果:

一者,小明王不能比蒙元后裔,但柴氏后裔可比铁木真后裔,二者不同。二者,夫仁者,有杀之仁,有不杀之仁,因缘各异,并无定则。非以滥杀,实不慈民者,即合刹利灌顶王事。三者,宋以太祖垂慈,后世师之,国祚长延。明以太祖治暴,不得已杀,如朱元璋谓之,元朝失之于宽,自当对之以严,即为此。又明太祖恐外戚干政,故复殉葬,后世得已,则不师杀,故也得延,如英宗复位,即废殉葬,即改先祖之不慈,由是国祚亦延。谁说土木之变,非是天警明祖好杀沿袭?四者,明不抑武,而宋抑武,即便如此,合南明十八年计,宋祚亦远长于明,清亦不及。故以仁慈开国,后辈袭其仁者,较之好杀开国而后辈不改者,其祚更久,改者另论。此从《论语》仁者寿义,不遑多辩。五者,锦衣卫特务之类,以内廷监视朝野官民,此代代皆有,只是明暗各别。六者,两宋强敌环伺,而能久延,明无如宋之敌,疆域亦胜宋,然祚不及宋,岂不怪乎?七者,大理崇佛,于宋三百一十九年,边庭无犯,而蒙元崇佛,帝帝征战好杀,岂可比乎?大理全民所崇者,南传汉传之佛,蒙元所崇者,藏传淫杀肉食,岂可比乎?大理崇佛,二十余帝,至少九位帝王,舍俗出家,而蒙元崇佛,帝帝血洗他域疆土,岂可比乎?大理崇佛,天下未纵淫修之风,蒙元崇佛,上至皇室官宦,下至民间,淫淫相传,岂可比乎?又蒙元治下,致西域数百年佛国林立局面,为伊斯兰教灭而代之,至今难复。综而言之,坏释教于阎浮提者,蒙元也!元中后末,竟连传教入蒙之藏地,亦成戒律滥纵之域,僧俗荒淫诸恶蔓延,又因蒙元皇室及朝野官宦奉此,汉地僧俗纷纷效仿,圣教几为恶魔所污。恰值此时,明太祖少年为僧,尽见教内诸恶,此皆天将降大任于太祖,必先令其知所任为何,此佛任朱僧之密因也。同时或稍晚,宗喀巴亦以教改为名,在藏地推动佛教革弊改良。故元末明初,释教崩坏,天纵朱元璋以出汉土,严惩淫僧,监管伽蓝,扶正戒律;佛持宗喀巴以出吐蕃,兴佛除魔,拯救圣教,亦正戒律。当此时,一曾为僧,一现为僧,合力复明释教于汉蕃,唯朱元璋用忿怒法,宗喀巴用文教法,各取所宜。蒙元肇佛教之大祸,闻之即羞,岂可比之大理?八者,宋以全面轻武,不纵兵戎屠戮,此为仁慈之大,而非以不杀士大夫,不杀柴氏苗裔之事以决,若以小事判,则见小仁而失大慈。小仁可为大仁之表,但大仁不为小仁之狭。九者,非独宋以轻武而得久祚,同轻武者,还有大理段氏,亦国祚久长,于宋合三百余年,竟无兵戎互起,可为和平共处之国际典范。如宋三百一十九岁,大理则三百一十六岁,岂不比铁蹄铮铮之蒙元久乎?乃至西夏、契丹、金何足挂齿?故以大理轻武不好战,国祚更久,证之宋之轻武,国祚更久,较之好战之国,国运短促,结论十分明显。

三代以来,宋祚最长,次为大理,前者重文轻武,后者重佛轻武,皆非穷兵黩武者,其中岂无道理?

1.周朝(公元前1046--前256年) 810年(分西周、东周)
2.商朝(公元前1600--前1046年)554年
3.夏朝(公元前2070--前1600年)470年
4.宋朝(960--1279年)319年(分北宋、南宋)
   大理(937--1253年)316年
5.清朝(1616--1912年)296年(含后金
6.明朝(1368--1662年)294年(含南明
7.唐朝(618--907年)290年(含武周)
8.西汉(公元前206--公元9年)214年(含汉国)
9.辽朝(916--1125年)210年
10.元朝(1206--1402年)196年(含蒙古汗国、北元)
11.东汉(25--220年)195年
12.西夏(1038--1227年)190年
13.北魏(386--557年)172年(含东魏、西魏)
14.晋朝(265--420年)155年(含西晋、东晋)
15.金朝(1115--1234年)120年
16.刘宋(420--479年)59年
17.东吴(222--280年)58年
18.南梁(502--557年)55年
19.曹魏(220--265年)45年
20.蜀汉(221--263年)42年
21.隋朝(581--619年)38年
22.南陈(557--589年)32年
23.北齐(550--577年)27年
24.北周(557--581年)24年
25 .南齐(479--502年)23年
26.后梁(907--923年)16年
27.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15年
28.新朝(9--23年)14年
29.后唐(923--936年)13年
30.后周(950--960年)11年
31.后晋(936--946年)10年
32.西楚(公元前206--前202年)4年
33.后汉(947--950年)3年
34.更始汉(23--25年)2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7

主题

359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93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7-28 20:05:52 | 只看该作者
好像大家不喜欢看这类文章啊!我喜欢的,和大家喜欢的,是两回事啊。

是不是大家喜欢的,就是神通观察,财神发财,能娶美女,能生贵子,对于历史事件展现的重大规律性意义,,,,反而视而不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3

帖子

117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1
板凳
发表于 2021-7-28 20:39:18 | 只看该作者
吉祥果 发表于 2021-7-28 20:05
好像大家不喜欢看这类文章啊!我喜欢的,和大家喜欢的,是两回事啊。

是不是大家喜欢的,就是神通观察,财 ...

我就特别喜欢看这种把历史事件和佛法相结合起来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1033

帖子

488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8
地板
发表于 2021-7-28 21:21: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arl104 于 2021-7-28 22:38 编辑
吉祥果 发表于 2021-7-28 20:05
好像大家不喜欢看这类文章啊!我喜欢的,和大家喜欢的,是两回事啊。

是不是大家喜欢的,就是神通观察,财 ...

文章還是很有意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31

帖子

17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82
5#
发表于 2021-7-28 22:47: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喜欢看这类文章,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3

帖子

94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40
6#
发表于 2021-7-28 22:54: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灰常的喜欢看,感恩!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137

帖子

543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30
7#
发表于 2021-7-28 22:57: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1-7-28 23:01 编辑


彼法行王。为欲入战。先生三种慈悲心故。虽作此恶得罪轻微。非决定受。

若为护国养活人民。兴兵斗战。彼时国王。应当先发如上三心。敕令主将一依王教。如是斗者有福无罪。
======================
若其国内有逆贼主。具四种兵。与法行王斗诤国土。及外国王来相侵夺。欲与大斗。集四部兵一切现前。行法行王云何与彼而共斗战。答言。大王。行法行王当应思惟。于三时中出三方便入阵斗战。何等三时。谓初入时中入时后入时。大王当知。初欲入时作方便者。行法行王。若见逆王。尔时复作三种思惟。

一者思惟。此返逆王所有兵马。为与我等。为当胜我。若与我等共斗战者。俱损无益。若其胜我。彼活我死。如是念已。应觅逆王所有亲友及善知识。当令和解灭此斗诤。
二者行法行王。见彼逆王与己平等及胜己力者。心自思惟。不应与战。当与其物求灭斗诤。
三者若见逆王。多有士众眷属朋党象马车步四兵力胜。行法行王士众虽少。能以方便现大勇健难敌之相。令彼逆王生惊畏心以灭斗诤。如是名为于初时中思惟三种方便之用。
大王当知。若以亲友与物惊怖。如此三事。不能灭彼斗诤事者。行法行王。尔时复起三种思惟入阵斗战。
何等三种。一者思惟。此返逆王。无慈悲心自杀众生。余人杀者亦不遮护。我今不令如此相杀。此是初心护诸众生。
二者思惟。当以方便降伏逆王。士马兵众不与斗战。
三者思惟。当以方便活系缚取不作杀害。生此三种慈悲心已。然后庄严四种兵众。分布士马唱说号令。简选兵众分作三品。于上品中有上中下。以上品中下勇猛者列在于前。次列第二中品健者。次列上品最健兵马分在两厢。令护步众不生畏心。行法行王处在军中。与最上品象马车步猛健众俱。如是入斗。何以故。有五种事。能令大军竞进不退。何等为五。一者惭愧王。二者畏王。三者取王意。四者令众背后无畏。五者令念报国王恩。如力如分。不生退转。能勇战斗。大王当知。行法行王。设是方便入阵斗战。尔时虽复杀害众生。而彼王得轻微少罪。非决定受忏悔能灭。何以故。彼法行王。为欲入战。先生三种慈悲心故。虽作此恶得罪轻微。非决定受。大王当知彼法行王。为令众生。为护沙门护沙门法。为护妻子族姓知识。能舍自身及资生物。作如是业。因此事故。彼法行王得无量福。大王当知。若为护国养活人民。兴兵斗战。彼时国王。应当先发如上三心。敕令主将一依王教。如是斗者有福无罪。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9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9
8#
发表于 2021-7-29 08:30:40 | 只看该作者
我亦欢喜乐闻果师兄的此类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34

帖子

157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76
9#
发表于 2021-7-29 10:02: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每天都读果师兄文章,而且读的非常喜兴、赞叹和惊叹。无论是哪一类文章,其中的佛法理论筋脉都展现的非常清晰,都能很好的指导我对佛法理论体系及框架的认知和修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08

帖子

38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5
10#
发表于 2021-7-29 10:16: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以史为鉴,很有意义,像读小说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2-8-19 20:26 , Processed in 0.1329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