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124|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爱非爱物所供养,得福胜劣各不同

[复制链接]

1756

主题

3589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9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4 12:0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爱非爱物所供养,得福胜劣各不同
====================
福德从心,于所爱重,持用供养,得福增多。如阿育王小儿时,以所重土,持用奉佛;得阎浮提王,一日之中起八万塔。若大人虽以多土投钵而无所得,非所重故。有人偏贵重华,以其所贵,持供养佛,得福增多,乃至宝物亦如是。

-----《大智度论》卷三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567

帖子

21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24
沙发
发表于 2021-5-4 12:33: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六度万行 于 2021-5-4 12:37 编辑

随喜赞叹法布施大功德。
——————————————————
吉祥果:
哪些业会现世成熟果报呢?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抉择造业有八种情况,当在现世受报。即
(一)如果由增上顾恋意乐,顾恋身体、财物等,为此而造作不善之法;
(二)或由增上不顾恋意乐,不顾恋身体、财物等而作诸善法;
(三)或对有情众生,增上损恼;
(四)或对有情众生,增上慈悲;
(五)或对三宝对境,增上憎害;
(六)或对三宝增上净信,胜解意乐;
(七)或对父母诸尊重等有恩的对境,由增上品,以酷暴背恩等所有意乐,造作不善;
(八)或对父母等,由报恩的意乐所作之善法。
  以下就现法受报的八种情况列举公案为证:

  隋朝终南山释普安,乃一圣僧。凡他所到之处,信众云集,人们竞相设斋供养。一日至大万村,村人田遗生,家徒四壁,十分贫寒,家中四女均衣不蔽体。长女华严,年已二十,自顾毫无他物,只有粗布两尺,欲供之财。痛念此生赤贫不能作福,华严仰屋悲叹,这时忽见梁上孔隙之中有乱禾一团,于是取下观察,得黄粟十粒。华严将谷磨去秕糠,想以此与粗布供养僧众,但自顾无衣,不能出门。乃于黑夜匍匐前往,以布遥掷僧房又将十粒粟米亲手置于饭桶中,心中默默祈愿:我以前世的悭贪,现在受此苦报,今于佛前,求哀忏悔,以此微薄之物供养僧众。如我贫穷业报,从今已尽,愿甑①中所炊之饭皆变黄色。祝毕掩泪而返。明晨见甑中所炊五石米饭,其色尽黄,众皆诧异。后来人们得知此事缘由,都十分惊叹。于是好义者,各以财物济之,后该女出家学道。
  田氏女罄其所有,以极其殷重、虔诚之心,供养僧众。境重心殷,善力极强,故而感应得以立即现前,而宿业悭贪之业也随之竭尽。
  道携,不修戒行,广营田业,积累布绢绫绮,数以万计,却悭贪吝啬,不拔一毛。后忽得重病,隐处闭合,便利不通。临命终时,寺中有一法师为他说法,令他稍得开悟,遂舍资财三分之一,财舍之后,他的病立见轻愈,不久病好。数日之间,道携检查阁上,见阁空无物,便又忆起财帛,心中颠狂,口中喊贼,说:“诸寺众僧来动我物。”同伴劝谏,携无醒悟,法师只得遍告诸寺,取还财物。之后,道携叫声方止。不过一两日,旧病仍发,痛苦较前更剧。又请法师,重求改悔。法师呵责,劝他放下贪执,重舍前物。后病又愈,病好之后,追忆起钱物,心又怀恨,数日即死,死时目如大盏,通体红赤。
  这是由增上顾恋意乐,贪执资财显现的现报。
  昔年乾陀卫国有位屠夫,欲将五百小牛悉数屠宰,当时有位内官(太监),以金钱将牛赎出放生,诸牛因而免于死难。以此因缘,内官现生就恢复了男根。
  内宫对有情众生,增上慈悲,救护幼牛,现生感得的花报就已如此殊胜,其后世的善报更是无法估量了!
  昔年有群牛贩,驱牛赶路,途中粮尽,饥渴交迫,当时众人共议:众牛终非己物,不如割取牛舌以充饥肠。随即将盐涂于牛口,牛贪咸味,伸舌便舐,牛贩速以利刃截取牛舌,将牛舌放于火上烧烤,这些被活活割下的牛舌成了牛贩渴望已久的盘中美餐。一顿饱餐之后,牛贩相与来到水边澡漱,他们口嚼杨枝,以杨枝揩齿之后,擘以刮舌,这时突然大祸临头,众人的舌根有如烂果,一时都断落了。 这是对有情众生增上残害,由极重的恶业力于现身立即显现的苦报。
  晋法桥,少时喜爱咏诵,而乏音声。于是绝食忏悔,以七日为期,礼拜观音,以求现报。时同学苦谏,法桥不听。到第七日,感觉喉内豁然,索水饮之,自此经声嘹亮,可传一里之远。
  这是对三宝增上净信,依净信力礼拜而得的现世感应。
  太阳平侍者,是洞宗明安禅师的高足。一日琅琊广昭禅师来访,明安云:“振兴洞上一宗之人,非远即觉也。”广昭云:“有平侍者在。”安云:“平旧习深厚。”并以手指胸说:“此处更不佳。”又捏拇叉中表示说:“平以后会死于此处。”等明安圆寂,平居于大阳,想谋取师生前李和文都尉所施的黄白物,不惜毁师灵塔。当时虽然山中耆宿也曾恳切劝阻,平不听从。等到发塔之时,镢师颜面貌如生,薪尽俨然。众人都惊异不已,而平又更镢破师脑,添加油薪,顷刻成为灰烬。众人将事报于官府,告平谋取塔中之物,官判不孝,令其还俗。诸方因其人品格不端,都弃之不顾。平流浪无所依,后于三叉路口被大虫所食,竟然未免明安禅师的预记。
  平侍者昧却天良,见利动心,忘恩负义,竟然焚毁师身,罪业极重,所以于现世即现前报应。
  太和杨黼,辞别双亲,入蜀访无际大士。途中遇一老僧。僧问杨黼到何处去,杨黼答:欲访无际大士。僧说不如去见佛。杨问:“佛在何处?”僧说:“你尽管回去,如见倒穿鞋、披某色衣的那个便是。”杨黼听信,遂返回家。到家时天色已晚,杨黼敲门,母亲听到,急披衣、倒穿脚走出门来。杨黼一见,正好和老僧讲的一样。杨黼当下惊悟,自此之后,尽心竭力孝敬母亲,并亲注《孝经》近数万言,一日砚滴将干之时,池水忽然盈满,人们都说这是至孝的感应。
  生身父母,恩重难量,是我们必须尊重的对境。《亲友书》云:“若人孝父母,其家有梵王,现召善名称,来世生天堂。”所以对父母只要略作损益,感应有如桴鼓,至为迅速。
  六朝时代,高人名士都崇信《孝经》,那时的人常以《孝经》来殉葬或追荐亡灵;病时诵《孝经》,可得痊愈;争斗时诵《孝经》,可得和解;着火时诵《孝经》,可得熄灭等等,有种种不可思议的感应。
  宋吴孝妇,丈夫早亡,无子。吴孝妇承事婆婆至为孝顺。婆婆年老,眼睛有病,念及媳妇孤单,想召一义儿。孝妇哭告婆婆:烈女不事二夫,我当竭力奉侍婆婆。当时,孝妇为乡里缉麻络丝,所得的钱全部用来奉养婆婆。有时得了美食,就悄藏于怀,带给婆婆享用。一次饭还未熟时,因邻母召呼而出门,婆婆怕饭过熟,欲将饭盛于盆中,因眼病看不清,误将饭倒入秽桶。孝妇回来见后,一言未发,急往邻家借饭给婆婆吃。自己却悄悄以水洗污饭再蒸着吃。一天孝妇忽梦两青衣童子驾云而来,引其入朝谒见天帝,帝说:“你一村妇,能奉事婆婆,勤苦尽心,实在可钦可重,现赐你钱一千文,可拿去供膳,从今以后不须为人佣作。”孝妇梦醒,见床头果然有钱千文,这千文钱用尽复生,绵绵无穷。
程恶子,得一子极其宠爱,但对父母却极为凶暴。母亲年老,常被打骂。一天,母抱其子,不小心将孩子落地,额头受伤。恶子归来,认为母亲故意伤害其子,声色甚厉。母亲害怕,就去女儿家避了几天。但恶子仍然怒气未消,藏刀于身前去接母,恶子对母亲说:“孩子伤已痊愈,可速回家。”母亲便依从他,等到中途偏僻之地,恶子取刀刺母,不料刀刃反向而来,朝其肋下插入,肠子透出。后来其尸屡埋屡发,最后鸦犬食尽才算了结。
  以上两则分别是对有恩对境报恩行善、背恩作恶所感的现世报应。




《俱舍论》云:“由田意殊胜,及定召异熟,得永离地业,定召现法果。”
论中举出定召现世果报的三种情况:
(一)对于殊胜的福田、功德田所作的业;
(二)造业时发心非常猛厉;
(三)指相似的现法受,当修道步步升进,欲得圣果之际,往昔的业会于此时纷纷现前果报,比如修行人快要证得不来果而超出欲界时,宿世、今生所造的欲界之业纷纷成熟,就会后报先受、重报轻受。这就如同一个人即将永别曾经久住之地,前往他乡安居,这时该地的所有债主都会前来索债。
  对于功德田,《俱舍论》举了七种情况:“于佛上首僧,及灭定无诤,慈见修道生,损益业即受。”
①佛。②比丘僧团。(以下五种是对单个补特伽罗而言。)
③灭定:不论是世间或出世间的灭定,当安住灭定之时,烦恼寂灭,相续中非常清净,出灭定时,补特伽罗就好似从涅槃中来一样。
④无诤:入无诤定时,对无量众生都不生烦恼。
⑤慈:入慈定时,对无量众生都生起不共殊胜的饶益心,相续中缘无量众生而不舍离。修无诤定与慈定,相续中缘无量众生,明显积累了不共殊胜的功德,所以出定之后即成殊胜的功德田。⑥见:即见道圣者,因其已断见道应断的一切烦恼。
⑦修道生:即通过修道,断尽一切修道应断之惑而成就的无学道圣者。对以上七种功德田作损益之业,就会在当生现前果报。
  昔日,不败佛出世之时,一修道人在佛前出家,后来成为三藏法师。一日僧团之中出现争吵,而此三藏法师幸灾乐祸,由他鼓动,诤论愈演愈烈。这时另一持经藏的比丘出来使诤论平息,三藏法师见此,顿时嗔心生起,骂道:“哪位女人息此诤论。”因在僧团之中造了恶口之业,这位三藏法师现生就变为女人,而且后五百世都堕为女身。
  顺后受报的例子:有一屠夫七生以来常操屠业,却不落三涂而生于人天,这是由于七生之前曾经供养辟支佛一食,以此福力七生不堕恶道,但过七生之后,这七生所造杀业必次第成熟而感恶报。
  或有人疑:既然因果之理真实不虚,为何有人一生行善,反遭坎坷;有人一生造恶,却安享福禄。
  答:因为我们流转生死,不只今生一世,过去已经历无量世。今生行善遭祸,祸是前世恶业之报,并非今生行善感得,今生所行之善,必于将来产生安乐;今生造恶享福,福是前世善业之报,并非今生造恶感得,今生所造之恶,必于将来感受痛苦。所以因果报应通于三世,如局于一生,似有不足信之处,但放眼三世,则善恶报应必无错乱。
  又修行人虽入佛门,以为修行可使人生圆满幸福。但不可一概而论,修行人亦有多类:一种虽然表面信佛修行,但未遵循因果之道如理取舍、断恶修善,反于佛门之中滥用僧物、侵损常住、说大妄语、破僧和合、辱慢师长、追求世法……因其所行与佛法背道而驰,以造恶只能感受苦报,焉得三宝加持?岂可反说因果不实、佛法不灵?
       又有一种,虽然身入佛门,但泛泛悠悠、懈怠散慢,心无几时能安住于佛法上,凭此微弱善力,难以抵挡无始恶习,既然阿赖耶识上的恶业习气种子未曾伏得半分,又欲远祸得福,以一杯水救一车燃火之薪,岂有可能?最后一种,法融于心,勇猛精进,因与佛法已得相应,所以宿世积业提前受报,使本为召感恶道、当受重苦的猛业,由于修行的力量,重报轻受,以轻微的病苦等即得消尽。如人欲冲出重兵的围困,必经一番艰苦的厮杀,一旦突出重围,自然永得太平。所以修行愈增上,反而种种苦报愈快现前。
     《金刚经》说:“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修道之人,难免违缘障碍、身心疾苦,但遭遇逆境之时,应作消业想,生欢喜心,因借此身心小苦消得多劫重罪,故应欢喜。如此心不退转、尽管径直行去,自有业障永尽、得享大乐的一日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0

帖子

121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16
板凳
发表于 2021-5-4 14:38: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当以殷重虔诚之心供三宝,境重心殷,虽粟十颗,而贫穷业尽,五石甑饭,其色皆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1033

帖子

488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6
地板
发表于 2021-5-4 20:46:56 | 只看该作者
妙祥法師:把不要的東西送到寺院裡,將來得的果報盡是自己不想要的

最近給居士解答問題的時候,經常有人問我:“師父,你不讓供大仙——狐蟒蛇仙,那我送寺院行不行?”我說:“不可以。”他說:“師父,為什麼不可以呢?放你這兒吧,我在家沒地方擱。”他說沒地方擱。我說你布施好的得好的果報,如果你把不要的東西送到寺院裡,你將來得的果報盡是你不想要的。這就是同等條件,以恭敬心去布施,以這個難捨能捨的心去布施,這樣必然獲得勝果。

如果你把不要的東西捨給寺院,將來獲得的果報盡是一些你不愛要的東西,你煩什麼來什麼,最恐懼什麼來什麼。所以我跟他講這個不要供養寺院,同時呢,不光這個寺院,到別的寺院也不要那樣做。如果這樣做的話,會減少你的福德因緣。

“向須陀洹乃至後身菩薩,乃至成佛,是名勝田,施如是田故得勝果。”因為有個趨向,你給證果的人——你的心已經向著證果的人,已經起了一份恭敬心,已經有所得,所謂的布施已經打開求法之門了,打開這條道了,已經在求法了。說“我沒求,我只給他點東西”,實際上你已經在求法了,布施也是求法的過程。

所以密宗特別注重布施,南傳佛教也特別注重布施。你看居士,一聽說出家人從這兒乞食經過,趕緊拿飯碗准備供養。做好飯,先擱那兒擱著,來個出家人就用手抓一下子。不像咱們是拿碗盛飯,一下倒一碗。因為他布施的人特別多,用手抓一下子往每個人缽裡放。來個出家人給一份,來個出家人給一下,所以獲得了福報。更主要的是什麼呢?因此而獲得法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主题

1129

帖子

540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03
5#
发表于 2021-5-4 21:21: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1-5-4 22:28 编辑


布施所爱需要付出程度颇大心力以对抗贪执心力,布施需要颇大心力,
而福德从心,布施因地付出心力深厚促就果报增胜。修习布施所爱利于破除爱染系之心。舍爱无过舍身,我想金光明舍身品是否有相应的含义在其中。舍离三界爱缚,破除于三界爱染系之心。而得大自在,大解脱。


以爱物施。后得胜妙资生境界。舍所爱而行施,增胜布施果报。
=====================
大王当知。能施布施得大富。

施好色食。后得妙色。观者无厌。
施好香食。后得名称世间普闻。
施美味食。后得资生过诸世间种种胜妙。
施乐触食。后得手脚细滑柔软。
施能至心。后得一切世人亲爱恭敬供养。
自手布施。得多僮仆围绕给侍。
依时节施。随心所须应时即得。

以爱物施。后得胜妙资生境界。
不损害施。后得资生坚固不坏不疲劳。
施安坐受报眷属常爱。
与饮食者。后得大力自在无碍。
与衣裳者。得好妙色世间敬爱。
施灯明者。得明净眼无诸病坏。
施伎乐者。得耳不聋常闻妙声。
施诸乘者。常得安乐辇舆随身。
施汤药者。得无疾病形色肥鲜。
施屋舍者。离诸恐怖得安隐乐。
布施法者。后得不死甘露法药。
离杀生者。后得长寿命不中夭。
离劫盗者。后得大富资生无尽。
离邪淫者。后得好妻他不能夺。
离妄语者。后得实报不被他谤。
离两舌者。后得和合眷属无诤。
离恶口者。后得常闻胜妙音声。
离绮语者。有所言说他人受用。
离贪心者。得不增上厚重贪心。
离嗔心者。得不增上厚重嗔心。
离邪见者。得不增上厚重痴心。
离憍慢者。生豪贵家得人尊敬。
离嗔心者。得身端正见者爱乐。
离嫉心者。得大威力所愿皆成。
离悭心者。生处富足资生无乏。
离非处淫者。得胜诸根具丈夫相。
大王当知。施饮食者。即是与命与色与力与乐与辩。
大王当知。施主爱众生。智者赞叹。名闻十方。入诸大众心不怯弱。若命终已。生上天中受妙境界。于最后身得无上道。《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











感恩师兄GEFPSfwx法布施如下:

▼▼▼
从心而言,难得之物尽用布施。付出心力大,福德从心,得福多。
从物而言,修福之物乃自我勤苦所得,福德粘性大,果报大得福多。
===========================

《法苑珠林》卷第二十一
优劣部第二


又智度论云。如大月氏弗迦罗城中。有一画师。名曰千那。到东方多刹施罗国客。画十二年得三十两金。持还本国。于弗迦罗城中闻打鼓作大会声。往见众僧。信心清净即问维那。此众中用几许物得作一日食。维那答曰。用三十两金足得一日食。即以所有三十两金付维那。为我作一日食。我明日当来空手而归。其妇问曰。十二年作得何物。答曰。我得三十两金。即问。金在何所。答言。已作福田中种子。妇言。何等福田。答言。施与众僧。妇便缚其夫送官治罪。断事大官问。以何事故。妇言。我夫狂痴。十二年作得金三十两。不怜愍妇儿尽以与他。依如官制取缚将来。大官问其夫。汝何以不供给妇儿乃以与他。答言。我先世不行功德。今世贫穷受诸辛苦。今世遭遇福田。若不种福后世复贫。贫贫相续无得脱时。我今欲顿舍贫穷。以是故尽以金施众僧。大官是优婆塞信佛清净。闻是语已赞言。是为甚难。勤苦得此少物。尽以施僧。汝是善人。即脱身璎珞。及所乘马并一聚落以施贫人。而语之言。汝始施众僧众僧未食。是为谷子未种芽已得生。大果方在后耳。

以是故言。难得之物尽用布施。其福最多。


▼▼▼

《佛说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卷第四


种种上妙物供佛  获得最上人天福

或为帝主或宰臣  常受大富大快乐
或作金轮王四洲  具足千子及七宝
恒行十善利世间  一切众生皆随顺
或为护世或忉利  或处夜摩睹史陀
及至他化与梵天  皆因供养诸佛得
如是见佛及听法  俱能出离诸苦恼
令彼不堕恶道中  安乐寂静无尘染
佛能安住诸世间  求福之者皆令福
如是获福长相续  俱胝多劫不可尽
最上微妙庄严刹  众生生者无尘垢
身光照耀胜天人  身口意业俱清净
成就种种功德相  名闻流布诸世间。

▼▼▼

《月上女经卷下》

意欲成就佛菩提  复欲降伏四魔众
复欲三千大千界  转于微妙大法轮
汝等猛发菩提意  尊重供养婆伽婆
不久当成功德尊  同于真体无有别
善利丈夫尊沙门  二足中尊我顶礼

能施爱物常得爱  能施法财得自在
佛是乐本能与乐  能伏怨仇及诸魔
我叹应叹最胜尊  又叹自在无羡者
我意所观诸方处  愿见诸佛不思议
放光如今释师子  我亦当知十方佛
皆悉同体觉一法  于真如法悉无二
无量众生同实际  有此忍者当作佛
尔时月上菩萨说此偈已。从空而下头面作礼。彼作礼时头未离地。而有无量百千数佛现其目前。彼等诸佛同音授彼月上之记。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月上菩萨眼自对见彼百千佛授其记已。欢喜踊跃遍满其体不能自胜。


▼▼▼
《大宝积经》卷第五十二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资粮善巧?舍利子,当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故,善能通达二种资粮。何者是耶?谓福及智。舍利子,云何名为福德资粮?所谓布施体性福所作事、尸罗体性福所作事、诸修体性福所作事,及大慈定大悲方便。菩萨摩诃萨住福所作诸事业故,于诸善根,若自若他励志奉修,悉能兴起三世积集所有诸恶悉皆发露;又于一切众生所有功德,一切学无学所有功德,一切独觉所有功德,一切菩萨从初发心广修诸行,得不退转系属一生,如是等无量无边菩萨摩诃萨所有功德,菩萨普皆心生随喜;又于去来现在一切诸佛薄伽梵所,一切善根菩萨亦皆心生随喜。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又复善能随喜俱生福所作事,复能劝请一切诸佛转妙法轮,及诸贤圣令演胜法,劝请俱生福所作事;复能以诸善根回向菩提,回向俱生福所作事。是菩萨摩诃萨,见有未发大菩提心诸菩萨等,方便教令发菩提心;若有已发菩提心者,说法示导教令成熟;诸贫穷者摄以财物;若疾病者施以医药,殷勤瞻视,恭敬承事;于暴恶者心生忍受,所犯戒品无有覆藏,发露诸过,善能除罪;已般涅槃诸佛世尊,于一切时常修供养;于邬波柁耶及阿遮利耶,敬如大师;于正法所,发勤精进,追寻请问;于说法师,敬爱尊奉犹如事佛;有说法会,虽去已远多百踰缮那,要往其所,听闻正法无有厌足;或有众生来请疑滞,以无染心宣说净法;于父母所承修供养,知恩了恩无有变悔,积集一切诸清净福,修行建立情无厌倦;以诸律检,防护于身身无诡诈,防护于语发言和雅,防护于心心无谄诳。欲摄梵福故,为诸如来营构制多;令丈夫相具圆满故,积集无遮大祠法会;为随显相令圆满故,积集种种善根资粮;为庄严身故,舍离憍慢;为庄严语故,远诸语过;为庄严心故,远离一切憎嫉觉慧;为大庄严佛刹土故,化现神通转变自在;为欲庄严诸法相故,无上妙智善胜清净;为欲庄严大法众故,远离一切离间粗恶破坏语言;为不取著一切法故,离妄分别;令说法者无忧戚故,欢喜授与善哉言词;令说法者无唐捐故,远离诸盖,恭敬听法;为欲庄严菩提树故,奉施诸佛清静园林;为欲庄严佛道场故,备修善根无有退转;为欲净除生死法故,不染一切诸业烦恼;
为欲获得珍宝手故,修行布施一切珍宝;为欲获得无尽之财及无尽藏故,所爱重物先用行施
为欲令诸众生暂见便起清净信故,舒颜先问,远诸嚬蹙;为欲获得平掌相故,于诸众生起平等照;为放无边诸光网故,于不学识诸众生所,情不轻蔑,又无舍置;为令受生得清净故,常存积集清净戒福;为令胎藏得清净故,于诸毁犯善能清净;为欲生于天人中故,修治清净十善业道;远离无知往还进止故,于诸教诫无妄分别;为得法财富逸自在故,于深奥法性无藏吝;为诸世间所瞻仰故,修治清净增上欲解;为得广大法胜解故,于微少行而不修证;为欲摄取一切福故,心恒思惟一切智者;为七圣财得圆满故,于佛正法信为前导;为欲摄受诸净法故,于己身命曾无顾录;为诸世间所委任故,于先所许必令果遂;为令一切诸佛妙法得圆满故,圆满修习一切佛法。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具足成就如是相者,是名菩萨摩诃萨福德资粮善巧。

▼▼▼
《无所有菩萨经》卷第一

尔时无所有菩萨。以偈问曰。
善说此语言  诸智具足体
随喜于此言  复问人中上
云何彼身腹  而得于平正
所有诸眷属  而得相随顺
尔时世尊。以偈报言。
毒药及非药  不与不教他
应病施汤药  是故腹平正
善友及怨仇  平等于光明
于彼等心已  是故腹平正
所有众生界  无有数量者
爱念如自身  是故腹平正
父母于一子  常起怜愍意
于众生如是  故得腹平正
菩萨及父母  供养不疲倦
是故彼眷属  常顺如自身
世尊诸长宿  及有尊上者
若承事彼等  调柔心谦下
是故彼眷属  随顺如自身
彼无有分别  一切平等心
以四摄摄他  能摄多众生
是故彼眷属  当得如自身
教行诸善利  于不思众生
是故彼眷属  随顺如自身
和合菩提心  于不思众生
是故彼眷属  随顺如自身
彼等无不舍  于诸众生所
故彼眷属等  随顺如自身
于诸众生等  当共同一事
是故诸众生  常共为眷属

己所有爱物  能以施于他
不念失分别  是故多眷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5

帖子

39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0
6#
发表于 2021-5-4 21:29: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EFPSfwx 于 2021-5-4 21:40 编辑

《法苑珠林》卷第二十一
优劣部第二


又智度论云。如大月氏弗迦罗城中。有一画师。名曰千那。到东方多刹施罗国客。画十二年得三十两金。持还本国。于弗迦罗城中闻打鼓作大会声。往见众僧。信心清净即问维那。此众中用几许物得作一日食。维那答曰。用三十两金足得一日食。即以所有三十两金付维那。为我作一日食。我明日当来空手而归。其妇问曰。十二年作得何物。答曰。我得三十两金。即问。金在何所。答言。已作福田中种子。妇言。何等福田。答言。施与众僧。妇便缚其夫送官治罪。断事大官问。以何事故。妇言。我夫狂痴。十二年作得金三十两。不怜愍妇儿尽以与他。依如官制取缚将来。大官问其夫。汝何以不供给妇儿乃以与他。答言。我先世不行功德。今世贫穷受诸辛苦。今世遭遇福田。若不种福后世复贫。贫贫相续无得脱时。我今欲顿舍贫穷。以是故尽以金施众僧。大官是优婆塞信佛清净。闻是语已赞言。是为甚难。勤苦得此少物。尽以施僧。汝是善人。即脱身璎珞。及所乘马并一聚落以施贫人。而语之言。汝始施众僧众僧未食。是为谷子未种芽已得生。大果方在后耳。

以是故言。难得之物尽用布施。其福最多。
《大智度论第八十卷》

如药王菩萨外物珍宝供养于佛。意犹不满以身为灯尔乃足满。外物虽多不以为恩。所以者何。非所重故。得其身时乃能惊感。是故身施。


《佛说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卷第四


种种上妙物供佛  获得最上人天福

或为帝主或宰臣  常受大富大快乐
或作金轮王四洲  具足千子及七宝
恒行十善利世间  一切众生皆随顺
或为护世或忉利  或处夜摩睹史陀
及至他化与梵天  皆因供养诸佛得
如是见佛及听法  俱能出离诸苦恼
令彼不堕恶道中  安乐寂静无尘染
佛能安住诸世间  求福之者皆令福
如是获福长相续  俱胝多劫不可尽
最上微妙庄严刹  众生生者无尘垢
身光照耀胜天人  身口意业俱清净
成就种种功德相  名闻流布诸世间。








《月上女经卷下》

意欲成就佛菩提  复欲降伏四魔众
复欲三千大千界  转于微妙大法轮
汝等猛发菩提意  尊重供养婆伽婆
不久当成功德尊  同于真体无有别
善利丈夫尊沙门  二足中尊我顶礼

能施爱物常得爱  能施法财得自在
佛是乐本能与乐  能伏怨仇及诸魔
我叹应叹最胜尊  又叹自在无羡者
我意所观诸方处  愿见诸佛不思议
放光如今释师子  我亦当知十方佛
皆悉同体觉一法  于真如法悉无二
无量众生同实际  有此忍者当作佛
尔时月上菩萨说此偈已。从空而下头面作礼。彼作礼时头未离地。而有无量百千数佛现其目前。彼等诸佛同音授彼月上之记。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月上菩萨眼自对见彼百千佛授其记已。欢喜踊跃遍满其体不能自胜。



《大宝积经》卷第五十二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资粮善巧?舍利子,当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故,善能通达二种资粮。何者是耶?谓福及智。舍利子,云何名为福德资粮?所谓布施体性福所作事、尸罗体性福所作事、诸修体性福所作事,及大慈定大悲方便。菩萨摩诃萨住福所作诸事业故,于诸善根,若自若他励志奉修,悉能兴起三世积集所有诸恶悉皆发露;又于一切众生所有功德,一切学无学所有功德,一切独觉所有功德,一切菩萨从初发心广修诸行,得不退转系属一生,如是等无量无边菩萨摩诃萨所有功德,菩萨普皆心生随喜;又于去来现在一切诸佛薄伽梵所,一切善根菩萨亦皆心生随喜。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又复善能随喜俱生福所作事,复能劝请一切诸佛转妙法轮,及诸贤圣令演胜法,劝请俱生福所作事;复能以诸善根回向菩提,回向俱生福所作事。是菩萨摩诃萨,见有未发大菩提心诸菩萨等,方便教令发菩提心;若有已发菩提心者,说法示导教令成熟;诸贫穷者摄以财物;若疾病者施以医药,殷勤瞻视,恭敬承事;于暴恶者心生忍受,所犯戒品无有覆藏,发露诸过,善能除罪;已般涅槃诸佛世尊,于一切时常修供养;于邬波柁耶及阿遮利耶,敬如大师;于正法所,发勤精进,追寻请问;于说法师,敬爱尊奉犹如事佛;有说法会,虽去已远多百踰缮那,要往其所,听闻正法无有厌足;或有众生来请疑滞,以无染心宣说净法;于父母所承修供养,知恩了恩无有变悔,积集一切诸清净福,修行建立情无厌倦;以诸律检,防护于身身无诡诈,防护于语发言和雅,防护于心心无谄诳。欲摄梵福故,为诸如来营构制多;令丈夫相具圆满故,积集无遮大祠法会;为随显相令圆满故,积集种种善根资粮;为庄严身故,舍离憍慢;为庄严语故,远诸语过;为庄严心故,远离一切憎嫉觉慧;为大庄严佛刹土故,化现神通转变自在;为欲庄严诸法相故,无上妙智善胜清净;为欲庄严大法众故,远离一切离间粗恶破坏语言;为不取著一切法故,离妄分别;令说法者无忧戚故,欢喜授与善哉言词;令说法者无唐捐故,远离诸盖,恭敬听法;为欲庄严菩提树故,奉施诸佛清静园林;为欲庄严佛道场故,备修善根无有退转;为欲净除生死法故,不染一切诸业烦恼;
为欲获得珍宝手故,修行布施一切珍宝;为欲获得无尽之财及无尽藏故,所爱重物先用行施;
为欲令诸众生暂见便起清净信故,舒颜先问,远诸嚬蹙;为欲获得平掌相故,于诸众生起平等照;为放无边诸光网故,于不学识诸众生所,情不轻蔑,又无舍置;为令受生得清净故,常存积集清净戒福;为令胎藏得清净故,于诸毁犯善能清净;为欲生于天人中故,修治清净十善业道;远离无知往还进止故,于诸教诫无妄分别;为得法财富逸自在故,于深奥法性无藏吝;为诸世间所瞻仰故,修治清净增上欲解;为得广大法胜解故,于微少行而不修证;为欲摄取一切福故,心恒思惟一切智者;为七圣财得圆满故,于佛正法信为前导;为欲摄受诸净法故,于己身命曾无顾录;为诸世间所委任故,于先所许必令果遂;为令一切诸佛妙法得圆满故,圆满修习一切佛法。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具足成就如是相者,是名菩萨摩诃萨福德资粮善巧。


《无所有菩萨经》卷第一

尔时无所有菩萨。以偈问曰。
善说此语言  诸智具足体
随喜于此言  复问人中上
云何彼身腹  而得于平正
所有诸眷属  而得相随顺
尔时世尊。以偈报言。
毒药及非药  不与不教他
应病施汤药  是故腹平正
善友及怨仇  平等于光明
于彼等心已  是故腹平正
所有众生界  无有数量者
爱念如自身  是故腹平正
父母于一子  常起怜愍意
于众生如是  故得腹平正
菩萨及父母  供养不疲倦
是故彼眷属  常顺如自身
世尊诸长宿  及有尊上者
若承事彼等  调柔心谦下
是故彼眷属  随顺如自身
彼无有分别  一切平等心
以四摄摄他  能摄多众生
是故彼眷属  当得如自身
教行诸善利  于不思众生
是故彼眷属  随顺如自身
和合菩提心  于不思众生
是故彼眷属  随顺如自身
彼等无不舍  于诸众生所
故彼眷属等  随顺如自身
于诸众生等  当共同一事
是故诸众生  常共为眷属

己所有爱物  能以施于他
不念失分别  是故多眷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9

帖子

117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2
7#
发表于 2021-5-5 12:06:23 | 只看该作者
网上一些银币两百块钱左右一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31

帖子

17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82
8#
发表于 2021-5-6 22:11: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法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7

帖子

5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9
9#
发表于 2021-5-14 09:28:38 | 只看该作者
世尊告曰:「居士!若施麁食及施妙食,俱得報耳!居士!若行麁施,不信施、不故施(105)、不自手施、不自往施、不思惟施、不由信施、不觀業果報施者,當觀如是受報:心不欲得好家,不欲得好乘,不欲得好衣被,不欲得好飲食,不欲得好五欲功德。所以者何?以不至心故行施也(106)。居士!當知受報如是。居士!若行麁施,信施、故施(107)、自手施、自往施、思惟施、由信施、觀業果報施者,當觀如是受報:心欲得好家,欲得好乘,欲得好衣被,欲得好飲食,欲得好五欲功德。所以者何?以其至心故行施也。居士!當知受報如是。

  「居士!若行妙施,不信施、不故施、不自手施、不自往施、不思惟施、不由信施、不觀業果報施者,當觀如是受報:心不欲得好家,不欲得好乘,不欲得好衣被,不欲得好飲食,不欲得好五欲功德。所以者何?以不至心故行施也。居士!當知受報如是。居士!若行妙施,信施、故施、自手施、自往施、思惟施、由信施、觀業果報施者,當觀如是受報:心欲得好家,欲得好乘,欲得好衣被,欲得好飲食,欲得好五欲功德。所以者何?以其至心故行施也。居士!當知受報如是。


注解:當觀如是受報:心不欲得好家,不欲得好乘,不欲得好衣被,不欲得好飲食,不欲得好五欲功德。所以者何?以不至心故行施也。:
巴利本(A. vol. 9, p. 392~3)作:每當他所布施的果報生起時,他對於廣大的物無心受用,廣大的衣物無心受用,對於廣大的車乘無心受用,對於廣大的五妙欲無心〔受用〕。凡是他所有的子、妻、奴僕、走使、業務人等,他們也都不聽從、不傾耳、不予理解,這是什麼原因呢?居士!是這樣的,是不恭敬所作業的果報。須達經(大一‧八七九上)作:「當知有如是報:意不在妙有屋舍,意亦不在諸妙物,意亦不在衣被,亦不在妙食,意亦不在妙五樂淫。何以故?此居士行非施報故。」



                                                                                                                    -----------《阿含藏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九》
                                                                                                                                            佛光電子大藏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7

帖子

5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9
10#
发表于 2021-5-28 11:13:02 | 只看该作者
問曰:菩薩遇得,便以供養,何以隨意求索?
   答曰:福德從心,於所愛重,持用供養,得福增多。如阿育王,小兒時,以所重土,持用奉佛,得閻浮提,王一日之中,起八万塔。若大人雖以多土投鉢,而無所得,非所重故。有人偏貴重華,以其所貴,持供養佛,得福增多,乃至寶物亦如是。
   復次,隨時所宜,若寒時,應以薪火、上衣、溫室、被褥、及以飲食;熱時,應以冰水、扇蓋、涼室、生薄之服、上妙之食;風雨之時,就送供具。如是等,隨時供養。又隨土地所宜,隨受者所須,皆持供養。
                                                                                       

                                                               --------------   般若藏注疏部—大智度論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2-8-18 20:41 , Processed in 0.27305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